作文大全
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散文>> 谁遗落的珍珠作文

谁遗落的珍珠

作者:郭永仙 来源:福州日报 2015-08-03 12:34:01(字数:1500字)

我以为那是一颗上帝遗落的珍珠,恰到好处地落在闽江口,成为江海分界线。在漫长的岁月里,不通轮渡,也无桥梁,琅岐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一个唐诗宋词牧歌似的世外天堂。

上个世纪80年代,我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亭江施工。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内陆山区的人,对大海与岛屿充满了好奇与想象,一次次萌生登岛看看的想法。在一个休息日,与五位战友一起,从亭江乘便车到渡口,然后乘坐轮渡,慢悠悠地与各种车辆、各色人员沐着江海的风,朝琅岐岛驶去……

靠岸,登岛,我们快乐地行走在进岛的泥土路上。眼前的民居与内陆的没什么两样。正是秋收时节,路上都是肩挑稻谷匆匆行走的农民,路边的沟渠有小孩在抓鱼,这种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是今天孩子无法想象的。沿着一条机耕路往前,走着走着,看到了山峰溪流,我们被眼前一片金黄色的稻浪惊呆了!连队曾在福鼎秦屿担负过军农生产任务,农场有一大片围海造地的良田,跟这里非常相似。想不到在这个岛的腹地,也有如此大片的农田。看着一望无边的稻浪,我突然想起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

上世纪90年代战友聚会,我又一次来到琅岐,住在邮政度假村。我们来时是冬天,只是风大,却并不显得寒冷。游人很少,沙滩非常干净,纯白纯白的。虽是冬日,山上的绿树依然葱茏,岛上最多的是常绿乔木台湾相思,俗称相思树。住在岛上三日,天天享受琅岐特有的、鲜美的水产,对琅岐的鲟最是难忘。琅岐的鲟生长在淡海水交界处,得天独厚的生长水域,造就了与众不同的鲟。冬季的鲟肉满膏丰,壳薄,用牙齿轻咬即破,无需使用工具。膏淡黄色,肉质白细腻,吃起来极其鲜甜。

到了琅岐岛,不能不去朴树林。

走进那片朴树林,首先跳出了“遮天蔽日”这个词,所有的人,都淹没在绿树丛中。行走在芳草萋萋的小路上,非常曼妙。斑斑驳驳的阳光像是一桶当空泼下来的水,从密匝匝的枝叶间漏下。漆黑身躯的朴树,一棵棵形态各异,却是那样柔情万端,似一群舞者,舞出各自的风采;又像是一幅狂草,写出自己的个性。四百多年的修炼,四百多年阅读岛上的风风雨,这些朴树身上的苔藓,写着岁月的古老,也写着一代代琅岐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是飞鸟?是风?是外来的船只?当年如何来到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成了琅岐最美妙的奇观,成了一种集体的神。

琅岐是上帝为福州打造的一个世外桃源。她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闽江口浩淼的烟波间,又像似一颗绿色的星辰,被上苍安在闽江入海口。站立在江海之间,有一种勇立潮头的风姿。假如岛屿能言,一定会说出当年看着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从身边扬帆出海的情景,一定会说出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还有那长门与金牌山炮台炮击敌舰的壮举……

我总在想,琅岐的先民是因一种什么机缘,看上了这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在此安居乐业,繁衍子孙。我们在宗祠一条街上,看到朱、董、江、陈四姓氏宗祠建筑风格各异。走进一座座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祠堂,品读的是不同姓氏一代代人的奋斗与家族史,也是一部部琅岐岛丰富多彩的开拓史。

尽管上个世纪90年代琅岐也有过一次机遇,迎来了度假村、度假区的开发热潮,一度成为度假的天堂。但由于交通的制约,热潮慢慢地降温了,小岛慢慢地回到从前。我想,琅岐就应该保持农耕时代的原生态,成为瓜果飘香的度假圣地。能够在城市近旁保留一块这样的净土,是一种福份,一种享受。周末邀三两好友来此度假休闲,听风的自然絮语,听四起蛙鸣,让人身心清静。

如今,琅岐不再是孤悬一处的岛屿,1997年琅岐大桥诞生,结束了长久依靠轮渡过往的历史;2014年元旦通车的琅岐闽江大桥,再一次升级了琅岐进出岛的速度。快是今天琅岐的福气,慢也是琅岐的福气。快行程,保持着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对接;慢生活,让更多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琅岐体验农耕时代的散慢与闲适。

是明珠,就应让她永远明亮,闪射出天然的光芒……

标签:珍珠,琅岐,1500字作文
0
反馈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每到一处风景名胜,我都习惯寻找碑刻,展读记载的历史,了解先人的思绪。然而当我来到西安碑林,看到那如军队列阵般成排成行的碑帖时,我的内心感到极
  • 闲暇时,打开手机,逐一理顺,发现一大堆陌生的名字躺在手机通讯录里,从来没有联系过,也从来没有通过话。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是在哪一次的餐桌上
  • 秋,是暖色的。湘北的一个小山村,铺洒着一望无际的黄,淡淡的稻香氤氲开来。赭色松软的田间土,已经被成熟的稻子撑得饱满,泥土,似乎在此刻将要膨胀
  • ★甘洁如 初冬的福州,满街仍是熙熙攘攘的红男绿女,涌动着俗世的欢乐。和儿子悠悠闲逛,不经意地在一条巷子前顿足,却见巷口是璀璨的花团锦簇。
  • 我们小村不大,四十多户人家,分为东西两庄,东庄姓谢,西庄姓嵇。村人平时相处融洽,哪家有困难都是全村帮忙,根本分不出两姓旁人来,但是到了每年正
  • 省里来的大领导马上就要来视察了,陶小雷心里很激动,因为他作为惟一的一个工人代表,过两天要和省里的领导握手了。 两天后领导果然来了,由市领
  • 暑期到了,各家培训机构使出浑身解数,举办各色夏令营,“总裁班”“领袖班”“修学游”“励志营”等,不一而足。至于办“营”资质,则处于管理真空,
  • 如果说交通工具的革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那么网络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起初互联网仅仅局限于电脑之上,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有限,然
  •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从上至下各个阶层每年都要举行“忆苦思甜”。机关工作人员平时吃粳米细面,到“忆苦思甜”这一天,只能捡最难吃的吃。
  • 记得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曾有这么一组镜头:返校的北大老校友在未名湖旁,望着远方唱着当年李叔同作的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
  • 用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这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合上书本,我沉浸在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营造的感人故事氛围中,久久不能自拔。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
  • 枯叶蝶收敛了美丽的外表,因此逃过被捕捉的劫难,这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藏的智慧;虎斑蝶一展斑斓的双翅,吓走紧追不舍的敌人,这又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
  • 一个山村就是一个酒坛子,盛着民风,盛着男欢女爱,盛着季节农事,酿造生活的醇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紧缺,生产队分的一点糯谷舍不得吃,要
  • 农村老家年逾六旬的大伯开微博了!这不光是他自己,也是全村人不敢想象的事。事情还得从年初说起。当时,大伯家承包的几亩农田,大白菜获得了丰收
  • 画家去乡下写生,住进了一户人家里。那户人家里有四个人:女孩、女孩的母亲、女孩的爷爷和奶奶。这户人家对画家的到来特别欢迎,他们杀鸡杀鸭,盛情款
  • 街坊老胡从小医院辞职后在附近一条饮食街上租了个门面专门做牛肉面生意。这条饮食街上有七八家牛肉面馆,但数老胡开的这家生意最兴隆。每天早上总是顾
  • 一阵大雨后,有凉意侵入肌肤,那是秋的滋味。老公笑了,说,立秋都过了好些天了,当然是秋天的味道。立秋早就过了?心里掠过一丝诧异,亲切感随之涌来
  • 在诗人眼里,马是他们吟咏、歌颂、赞美的重要表现对象和审美题材,他们发掘马的特殊的禀性、独特价值,发现马和人类的精神性关联,赋予马更多的人格特
  • 老张头一直在小区门前的小平房里给人理发,理了30多年,用他的话说是闭着眼睛都可以给人理发,但他的生意却并不好。老张头这儿只能说是个理
  • “昙花一现”在记忆中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美丽的、模糊的影子。闫姐电话热情邀请去她家看昙花时,我顿生喜悦,早就向往阵阵夜来香领我抚摸那娇媚的
手机版 作文大全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