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散文>> 闲书桂花三份香作文

闲书桂花三份香

作者:王太生 来源:福州日报 2017-10-11 07:34:35(字数:1000字)

木樨,桂也。读这个名字,便是一阵扑鼻幽香。每年一到中秋,我想搬个小凳子坐到桂树林里去闻香,又怕被人笑痴癫,便在闲中赏桂花。

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说,“木樨花江浙多有之,清芬沤郁,余花所不及也。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樨,以木纹理如樨也”。

真的如古人所说,我们江浙一带多桂花,桂花树那么多,尤其在古宅里,都有一两株老桂花树,桂香飘过围墙,香透半条街,没有理由不喜欢桂花。

我嗅闲书中的桂花,有三份香。

一盅木樨茶香。明代顾元庆的《茶谱》说,“木樨花,须去其枝蔓,及尘垢虫蚁。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投间至满。纸箬絷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

将桂花如新茶一样烘焙,存放在精致的茶罐里。茶香一味,待用时,以干花泡茶。家中来了客人,沏一壶汤气袅袅的木樨茶,怎样?

一块广寒糕香。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有广寒糕,“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米粉饮作糕。大比岁士友咸作铗子相馈,取‘广寒高甲’之浅。”林洪在山中转悠,一门心事想着吃,看到一树桂花掉落尘泥,觉得怪可惜,便弯腰捡起来做米糕。林洪的广寒糕甜糯吗?糕要香甜,才算好糕,有米粉和桂花的香。

我对用桂花美食亦有兴趣,喜食桂花酒酿、桂花梨膏糖。每次去上海,都要去城隍庙,买半斤桂花梨膏糖。不是为了治感冒咳嗽,只是喜欢那膏糖中桂花的清香。

一小瓶桂花头油香。《帝京岁时纪胜》中记录京城的元旦之夜小贩哼唱,“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

卖桂花头油的,声音有点猛浪。其实,嗲嗲的桂花头油在宋代已被研发出来,宋人《香谱》中说,清晨摘半开的桂花,拣择干净,与香油按一斗花配一斤油的比例,放入瓷罐中,用油纸厚厚密封罐口,把瓷罐安顿在蒸锅里,大火沸水蒸一顿饭的工夫。下火之后,还要让瓷罐在干燥的地方静置十天,让桂花充分吸收油分。收尾时,把罐里的桂花倒出来,一双素手用力攥挤,挤出的香油,散发出桂花的芬芳。

我曾经想在古代做一个小贩,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百货日用、桂花头油。看一看古代娇娘,戴花梳油的模样。

闲书中的桂花,我想吃林洪的广寒糕,喝顾元庆的木樨茶。如果条件允许,像年轻时买一瓶桂花头油殷勤地送给老婆。

桂花天香有诸多,我只取三份香,香味太多、太浓也不行,把个文章都弄甜腻了。对我而言,不去桂树林里寻桂花,亦可空镜赏桂,在那闲书中嗅三份清香。

标签:中秋,桂花,900字作文
0
反馈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年还没有来到,外婆就开始忙了起来。她从箱底里拿出红纸,准备给家人剪几个福字。印象中,外婆就喜欢在过年的时候剪许多福字,这些福字,有的贴在
  • 如今的生活,密码已经不是陌生事物,银行卡密码、支付宝密码、网站登录密码,不计其数。有时候,就嘴皮上的几个数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着实令人
  • 《乡关何处》我读了好几遍,每一次翻阅,都潸然泪下。这本书是作家野夫的散文集,由11篇散文合编而成,描写的都是作者本人及亲人的生平遭遇、苦难人
  • 那个初秋。午后。在厦门一家酒店的会议大厅里,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向她走来,而实际上他只是在异国的视频连线里,由大学同学端着手提电脑,将视频里的
  • “借鉴”这个词语我们常用,它的意思也很明确,指的就是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可是,既然是关于经验教训的,为什么要借
  • 湿淋淋的空中飘着忧伤的歌——“清明雨打湿了脚步,撑一把小伞,踏上了小路,默默地走向您的住处。野花缀满那座小丘,多么寂寞的小屋。叩一个响头,抹
  • 在读《草原》之前我听说过一个关于马头琴由来的传说:草原牧人 * 在淖尔边救了一匹白马驹,从此他们相依为命。在一次大型那达慕大会上, * 骑着
  • 女子有家便是“嫁”,女子拼合就是“好”。看来,女人嫁好,就是仓颉造字的意愿。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见,对于男人,“行”是他的
  • 书名《萨尔茨堡有张床》 作者 命若琴弦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我跟向红(命若琴弦)相识了30多年,我是她青春期、中年时期的生活的旁观者,
  • 有次聚会,大家聊到什么才是好恋人这个话题。阿雅连忙说:“这个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的爱情是成长型的。”阿雅的第一场恋情,发生在大学
  • 入伍以后才有了写家信的习惯,可每次铺开信纸又不知写些什么,如同和父母亲通电话一样,许多话说不出口。求学时,母亲是不允许我经常和家
  • 87岁的爷爷,到了暮年,腿脚越来越不好,连走路都歪歪斜斜的。以前,他常从东家走到西家,整天乐呵呵的,可现在,他常常搬一把藤椅,一个人在树荫下
  • 下班的时间早过了,其他同事都三三两两地走了,整个大楼一下子静悄悄的。雨还在下,方泽没带伞,在单位门口急得直跺脚,还不时地向后张望。依婷打
  • 岁末换挂历,我的生活常态,年复一年。挂历如今有些落寞,时新家庭没了它的存身之地,但依然是老派人家的墙上风景。挂历之前,中国人
  • 小学位于村口一处高岗上,村里的孩子上学都要过一条小河。河边的黄茅白苇十分茂盛,放眼望去能一洗尘目。河道里摆着几块垫脚的石墩,踩着可走到河的另
  • 街坊老胡从小医院辞职后在附近一条饮食街上租了个门面专门做牛肉面生意。这条饮食街上有七八家牛肉面馆,但数老胡开的这家生意最兴隆。每天早上总是顾
  • 寒露一到,最迟的鸿雁,也急急地从北方飞了过来。一两只失群孤雁的鸣叫,把一座又一座村庄从睡梦中惊醒。 奶奶拍拍围裙上柴草的碎叶,掀开锅盖—
  • 父亲老是这样,一碰到什么节日,就迫不及待地想让我回去,生怕少看几眼。星期日,我和公司的几个同事正在外面吃饭,父亲的电话又来了:“儿啊
  • 星期六的早晨,微冷,淡淡的晨光,急匆匆出门,带上文件包踏上电动车赶往省赛现场。因为要完成课堂观察员的任务,不能迟到,所以在冬日零散开放的
  • 似乎与这座城有点格格不入,总是觉得我像游走在城市边缘的拾荒者,和这座城擦肩而过。或许一种朦胧的情结就这样萌生了。默默地呼吸着她的气息,渐
手机版 作文大全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