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一盏煤油灯
作者:陈满意 来源:福州日报 2010-10-20 18:43:00(字数:1200字)
小学位于村口一处高岗上,村里的孩子上学都要过一条小河。河边的黄茅白苇十分茂盛,放眼望去能一洗尘目。河道里摆着几块垫脚的石墩,踩着可走到河的另一端,爬上斜坡就是那所不大的校园了。
我读小学时,教室里没有电,每天晨读或者晚自习,都要点起煤油灯照明。煤油灯次第燃起,灯光连成一片,教室里亮堂堂的。风稍大一些,豆大的火苗就开始跳跃,忽明忽暗,火苗拖着袅娜的黑尾巴在微风中摇摆不定,仿佛扶不起来的红脸醉汉。
看校的老贵孤身一人,五十多岁,古铜色皮肤,黝黑的脸膛,走路一瘸一拐的。他喜欢收集墨水瓶,他那间不大的宿舍里,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墨水瓶,圆的、方的,各种颜色的都有,每个瓶子他都揭去标签,清洗得干干净净。
老贵好酒,工资基本上都用来买酒了,经常醉醺醺的,大老远就能闻到满嘴的酒气。但是他从来不会耽误正事,只要晚间的下课铃一响,他就会提着马灯准时出现在校门口,带着酒气和学生打招呼。
那个时候,学校里大都是民办教师。他们一边教书,一边惦记着农活,只要一放学,纷纷找借口朝家赶。农忙时,老贵就负责看着我们上自习。他从不讲话,雕塑一般坐在讲台上,表情严肃,两只不停闪烁的眼睛捕捉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阵风吹过,桌上煤油灯微弱的火苗便闪闪烁烁,似乎随时都会熄灭,他便赶紧伸出一只手来,用手巴掌挡住一股股冷风,煤油灯的火苗虽然还是惊恐地摇曳不定,却已安稳了许多……
谁的煤油灯坏了,只要说一声,老贵很快就会用收集的墨水瓶做一个小巧而精致的煤油灯。他把牙膏皮下部剪去,留下管头和肩部,把剪去的牙膏皮剪开后卷成圆筒,然后穿过管头小孔,放进墨水瓶,一个简易的煤油灯就做成了,教室里的煤油灯就这样一盏一盏多了起来。棉线的灯芯,燃起后总给人带来明亮的心境,煤油灯下映出老贵脸上难得一见的微笑。
乡村的夜晚,煤油灯是生活的主角。放学时,那闪闪的灯影,星星一般。老贵提着一盏马灯走在前面,把我们一个个送过河。落雨前的夜,星星也没有,小路就更无法辩认,有时,老贵还要背着胆小的女生过河。第二天一早,他还会站在村口,在老槐树下挂起马灯。只要看到村口昏黄的灯光,父母就知道该叫醒我们去上学了。看校是老贵的工作,接送我们是分外之事,但是他从不马虎,总和时钟一样准时出现在那里。
深秋的早晨,踩着一层层金黄的树叶,端着煤油灯赶路,那光晕就像一个圈,始终把人罩在里面,随着身影慢慢移动,脚下的黄叶沙沙作响,黑漆漆的夜里,只能看到眼前的光明。看到村口老槐树下的马灯,我们心里就会温暖起来,昏暗微弱的灯光,给漆黑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明亮和温暖。
多年过去了,那朝聚暮散的灯火已经远去了,老贵也淡出了我的生活,但是那微弱的煤油灯曾经在岁月深处亮过,给我带来些许温暖的回忆。每当想起小学的生活,除了那些老师,我还会想起一瘸一拐的老贵,提着一盏马灯在夜空里守望。年代愈久,留下的印记就愈发显其光泽。
一个人能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哪怕一丝的光明,或许这已经够了。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诗经·卫风》,有一首诗,题曰《芄兰》,是描述一位女子,嘲笑一刚刚成人的少年,装模作样、故作情态的样子。其中,最喜欢“芄兰”二字,口中念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福州,东海之滨的省会,闽江穿城而过,城中有三山,依山傍水。市区小巷蜿蜒,市郊阡陌纵横,满城榕如戴冠老者,长髯随
-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此历史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从历史中走来,
- 终于,我知道你是谁了。 就在一株树下,就在夏季逾秋序中,好一片繁花盛景的璀璨里,我检索你所有的结构:关于花是红的,如新嫁娘的喜悦,你一颜
- 那天路过一个小乡村,有户人家新扎的篱笆吸引了我。那架篱笆用新鲜的芦苇扎成,米黄色的苇杆,粗细均匀,然后用灰白色的尼龙绳上下细细地
- 孩子在积累的时候发现很多成语中都有数字,例如“不三不四”“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十拿九稳”。有些调皮的孩子就开始篡改成语,他们对这些数字来
- 苍子花全名山苍子花,小如稻粒,单瓣,淡黄色,算不得美丽。然而开得早,其时山野刚刚苏醒,花儿们还在睡眼朦胧中,苍子花就蓬蓬勃勃地冒了出来,
- 有媒体报道广西桂林一位50多岁的大叔,常年照顾母亲起居,穿旗袍带母亲逛街。据称,男子的妹妹多年前因病去世,母亲过度思念,精神出了问题
- 父亲爱好钓鱼,在我的记忆中,有太多的父亲与鱼竿在一起的画面,有时我甚至觉得离开了钓鱼竿的父亲反而有些陌生,至少不那么完整。擅长钓鱼的父亲,是
- 接连3周,福州日报“童心hua世界”夏令营活动为同学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上周五,同学们再次受邀走进南江滨,领略江滨的开阔靓景。我作为
- 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掀起了新一轮的“萧红热”。在萧红扮演者汤唯的眼中,萧红是一个“惯于依赖、爱情可以当面包”的女人,她的
- 早晨泡了杯玉美人,同事问有何功效,我一时想不起来,遂上网查询。搜寻花茶功效的当儿,很自然想起了桃子——那个曾经陪着我四处转悠买花茶的朋友。
- 3月的一天,匆匆地走在街边。突然,身旁传来“啪哒”的一声,一朵木棉花坠落在地面。抬头一看,满树盛开的木棉花,就像是擎在空中的一团火焰。一瞬间
-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民谣,我在孩提时代就已经烂熟于心
- 人们总能因地制宜,让自己的生活在现有条件下达到最便利最幸福。我经常想起小时候玩过很多简单的自制乐器,那些天然乐器美妙的声音曾给我带来无穷
- 拄杖,是农村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辅助性工具。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以车代步,今天许多人对它十分陌生了。 试想,在人挑肩扛的年代,一个人挑着
- 童年时,我有过一次生死经历,是两位陌生的阿姨救了我,让我一生铭记,也给了我人生的启迪。那是1962年春季,我还不到3岁。那些天一
- 晚上刚想 * 睡觉,电话响了起来,我一拿起,就听到母亲高声说:“妞,明天我到你那里去,车都联系好了。”我赶紧说:“妈,不是我不让你来,过几
- 六十八年前,古老的天安门城楼焕发青春的光彩。一个庄严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屈辱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了。此后,五星
- 平生最爱那些古香古色的地方,多年来也曾游历过几处声名在外的古城古镇古村落,但总体感觉那些地方不过是为发展旅游而大肆渲染的噱头而已,大多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