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外貌描写的技巧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如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又焉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
要避免肖像描写的常见病,除了要明确描写肖像的目的和技法外,最要紧的是认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努力捕捉不同人物的肖像特征。留心观察,再多做些肖像描写的练习,我们就一定能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写出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文章主题的形神兼备的人物肖像。
精彩描写
1、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藤野先生》
鲁迅抓住了“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这一外貌特征,把一群胸无救国之志,生活糜烂庸俗的“清国留学生”描绘得入木三分。“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是比喻,“实在标致极了”是反语,表现了对他们腐朽生活的极其厌恶和辛辣讽刺。
2、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从外貌描写入手,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处处透露人物的遭遇和性格特征。“青白脸色”,这说明他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时常夹些伤痕”是为下文“偶然偷点东西,结果被殴打”埋下伏笔。“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说明他穷酸潦倒,命运悲惨。
3、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鲜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故乡》
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中年与少年判若两人。在痛苦生活的煎熬下,饱经风霜,极度贫困,整日在磨难中挣扎。“灰黄”“很深的皱纹”的脸,“又粗又笨而且开裂”“松树皮”似的手,这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话题作文:“每一种草都会开花” 提供材料: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
- 万能的宇宙之神宙斯打开了映射凡尘的镜子,镜子里的世界灰暗阴沉,没有一丝阳光,人们表情愠怒…&hel
- 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
- 努力,并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则一定会失败。坚持就是胜利,在最后一秒还未到来之前,结果永远是未知的…… 生活中,
- 你在我心里 红了希望,绿了梦想,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语文。 那是你吗?语文。美丽、华贵、优柔……我无法用任
- &nbs
- 儿子脸上受伤,回家后母亲却马上用相机拍下他难看的样子。 母亲不是借机讽刺儿子,而是让他明白,世上并不是一切都美
- 近年来中考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然而笔者发
- 郑州中考作文《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谈情说爱的作文难得高分 昨日,郑州市中招评卷结束,其中中考一道作文题目为《那
- 在日常生活中,众人对“思想”这个词格外感兴趣,如果有谁被称作是有思想的人,那么,如何在写
- 景德镇市某考生 “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看着作文题里“有时我也想”的提
- 就算最枯燥的日子,也有最快乐的时候。——题记 抛开一天的烦恼,卸下整日的劳累,一头扎进
- 上帝知道人们喜爱奇迹却苦于不知道如何去创造奇迹的烦恼后,便打造了一扇"奇迹"之门,人们只要通
-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题记 无尽的黑夜侵蚀着我那无尽的愁思,周围是可怕的静寂,我起身来到窗前。
- 我在凤起中学的门口,等待我的学生来采点。热辣明媚的阳光使人兴奋,络绎不绝的学生、家长与老师的脸上都满溢着跃跃欲试
- 2006年无锡市中考优秀作文选(12篇) 题目:在生活中,很多门其实是开着的,只是表面
- 门虚掩着,外面响起"噼叭"声和叹气声,不用猜,一定是爸爸在为我的学习忧虑。 不知从何时开始
- 清风习习,送你一轮明月作伴;寂寞深秋,送你一轮明月共眠;欢饮达旦,送你一轮明月助兴。 我是多么想将这轮明月送给
- 那条路,在哪儿? 匆匆走过,却又不知是酸或略带些苦...... 我们一起走过。 —&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