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分享(3)
作者:不详 (字数:1300字)
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
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盖茨的确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与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发成果;他与社会分享自己的财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在敬重里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不会分享的人只能在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没有分享,便不能开阔心胸,而心胸狭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乐?分享就似一种催化剂,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分享能够提升人生的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竹林七贤徜徉在山水之间,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时升华了各自的情谊;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却喜欢互相探讨诗词、分享两人的文学见解,因而他们的友情坚如磐石;居里夫妇毫不吝啬各自的一点一滴,无论是财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们都与世人同享,所以他们成为了我们毕生爱戴尊敬的对象……因为分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因为分享,他们收获了双倍的幸福;因为分享,他们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分享能使各种文化和谐相处,使国际关系更加融洽。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各国灿烂的文化需要世人共享。回想中国古代闭关锁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文化的趋同与单一会日益严重;再想想二战时期 * 对于人、对于文化的肆意扼杀几乎将世界一步步推向衰败。现代社会需要和谐,我们应当学会分享。因为分享能让文化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分享能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国际大环境,分享将使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温暖!
让我们懂得分享,让我们试着分享,让我们充分发挥分享的魔力,让分享这个神奇的词语在生活中熠熠生辉!
【阅卷简批】
作者开篇点题,道出拥有分享精神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从而说明了“分享精神”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其后,作者在主体部分分段对“分享”做了全面的论叙,即“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能够提升人生的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分享能使各种文化和谐相处,使国际关系更加融洽。”切合主题,表达顺利。论据充分,结构完整;古今中外,名人贤士,素材丰富而不凌乱,论据条理清晰,无愧美文!
[发展等级]
这篇文章作者使用了逐层推进的议论手法,首段由鸟兽而草木而人,从无思维到有思维的进展中引出观点;紧接下文,作者在主体部分的论叙同样以逐层推进的方式展开论证,从个人到集体,从集体到国家,分层论叙了“分享”精神在各层次各领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文章声势浩然、大气脱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在逻辑推理上亦趋谨密、完美。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孩子看到作文题目有时往往不知从何写起,这主要是受制于孩子的阅历和思想。现在的孩子生活范围狭窄,他们的天地往往局限
- 你付出了努力,接受了成功;你付出了真诚,接受了友谊;你接受了荣誉,付出了艰辛;你接受了爱情,付出了忠贞……接受与
-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完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 5月19日下午2时28分,全国哀悼日,时间的脚步在此刻停住。 全国各个城市响起了轰鸣声,而此刻,我低头默哀,为
- 首选形式:命题(半命题)+提示语 历年中考,大作文一直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所谓“得大作文者得天下”,此话十分形
- “岁月在无声地溜走,终于,采野花、数星星的日子纷纷飘散在发黄的挂历上,离我们远去,那份快乐也将永远被锁在记忆的门
- 告别英雄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华夏大地英雄路,望古今,意涩苦,伤心忠烈悲入土,多少英雄都作了古。 汨罗江上,
- 老舍先生曾说过:“劳动最有滋味”。而我却想高呼:“劳动真快乐”!
- 我说,书是流水,亘古不变地流着,从历史的车轮下流过,流向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 我在这里,轻轻翻开书的扉页
- [写作启示] 也许大家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笔下的那卷画舫
- “快敲呀,老班。”同学们躲在墙后面,压低着嗓子,焦急地催促。我站在门口,犹豫不决。 今天,老师在班中对同学们“怒
- 民工 一个悲伤的称呼 写下这个词汇:很心
- 天边,一轮明月高挂。我把它摘下,送给迷路的你,让它的光芒照亮你的心房。 ——题记 他
- 纵观近两年中考作文题,考生拟题大都不出彩。主要缺点有四:其一,不善巧思,照搬话题,失去闪出第一道亮丽光芒的机会;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莘莘学子漫漫路,望古今,意涩苦,伤心成败皆入了土,多少成绩都作了土。做学习的劳动者,是喜是忧
- 实验名称:观察“苦”与各种物质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了解战胜“苦”的关键因素。? 实验器材:试管若干,一瓶
- 2007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