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
拼音:yì zǐ ér shí
词典解释
交换子女以煮食充饥,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象。《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魏书·程骏传》:“飢寒切身,易子而食。静言思之,实怀叹息。” 章炳麟 《满洲总督侵吞赈款状》:“往者,西北四省,岁遭大康,易子而食。”亦省作“ 易子食 ”。 唐 杜甫 《别唐十五戒》诗:“飢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成语解释


猜你喜欢
- 地轴是什么意思
- 齎物是什么意思
- 知微是什么意思
- 春繁是什么意思
- 不可限量是什么意思
- 趣兴是什么意思
- 慊足是什么意思
- 格里历是什么意思
- 待聘是什么意思
- 酉穴是什么意思
- 干活是什么意思
- 缩小是什么意思
- 慢工出细货是什么意思
- 沉重是什么意思
- 软碧是什么意思
- 盛价是什么意思
- 慠猛是什么意思
- 烈火乾柴是什么意思
- 茹恨是什么意思
- 系缧是什么意思
- 燕垒是什么意思
- 前站是什么意思
- 戢枻是什么意思
- 徒杠是什么意思
- 有始无终是什么意思
- 节芟是什么意思
- 龙骧麟振是什么意思
- 丰矩是什么意思
- 班见是什么意思
- 广斥是什么意思
- 调达是什么意思
- 见证人是什么意思
- 白阁道者是什么意思
- 灭国是什么意思
- 光柱是什么意思
- 决发是什么意思
- 越録是什么意思
- 絺裘是什么意思
- 兴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