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抚使
拼音:xuān fǔ shǐ
繁体字:宣撫使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网络解释
宣抚使
中国历史官名。唐后期派大臣巡视战后地区及水旱灾区,称宣先安慰使或宣抚使。宋不常置,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元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管理军民,参用土官。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辛亥革命后仍有沿用旧名者。

猜你喜欢
- 微陋是什么意思
- 旷瞻是什么意思
- 作罢是什么意思
- 鳞附是什么意思
- 闹荒荒是什么意思
- 车无退表是什么意思
- 刁滑奸诈是什么意思
- 谆谆是什么意思
- 猪觜关是什么意思
- 论隲是什么意思
- 静緑是什么意思
- 怀羊是什么意思
- 侨徙是什么意思
- 内珍是什么意思
- 芳华是什么意思
- 緑浪是什么意思
- 劲鳞是什么意思
- 若夫是什么意思
- 遗泯是什么意思
- 组冕是什么意思
- 清视是什么意思
- 孑黎是什么意思
- 厌绝是什么意思
- 诳燿是什么意思
- 生脚踏生地是什么意思
- 悔怅是什么意思
- 长违是什么意思
- 应取是什么意思
- 何因是什么意思
- 水递铺是什么意思
- 独断专行是什么意思
- 见卵求鸡是什么意思
- 黄发鲐背是什么意思
- 大昊是什么意思
- 手订是什么意思
- 政治教导员是什么意思
- 包苴是什么意思
- 兰釭是什么意思
- 断制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