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
拼音:èr fǔ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汉代称丞相与御史。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指大肠小肠。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详细解释
二府 èr fǔ ㄦˋ ㄈㄨˇ明、清时俗称各府同知为「二府」。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东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才升到这里。」
网络解释
二府
1、西汉 丞相与御史府并称“二府”,亦称“两府”2、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
3、 明清时对府“同知”的别称,即第二知府之意,以同知为知府的佐贰得名。
4、指大肠、小肠。


猜你喜欢
- 贞利是什么意思
- 楞闪是什么意思
- 跳白索是什么意思
- 抖空竹是什么意思
- 阃寄是什么意思
- 跟腱是什么意思
- 畯民是什么意思
- 赵草是什么意思
- 共心是什么意思
- 天平是什么意思
- 山枕是什么意思
- 独志是什么意思
- 郁怒是什么意思
- 且休是什么意思
- 发髻是什么意思
- 浼浼是什么意思
- 疾疟是什么意思
- 云冕是什么意思
- 德浅行薄是什么意思
- 振讋是什么意思
- 鸣官是什么意思
- 孝子是什么意思
- 帅乘是什么意思
- 新楚是什么意思
- 羽帐是什么意思
- 匪亲是什么意思
- 腻泽是什么意思
- 帆舶是什么意思
- 三辅是什么意思
- 猿吟是什么意思
- 夫桡是什么意思
- 恍荡是什么意思
- 舟水之喻是什么意思
- 公告是什么意思
- 凡浊是什么意思
- 切肤是什么意思
- 少恶是什么意思
- 相援是什么意思
- 期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