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使
拼音:ān fǔ shǐ
繁体字:安撫使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官名。隋代曾设安抚大使,由行军主帅兼任。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抚恤经过战争的地区或灾区,称安抚使。宋代为掌管一方军民两政之官,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辽金元称安抚使或安抚司,设在西南边远地区。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网络解释
安抚使
安抚使是中国古代官名,为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宋初沿之,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后渐成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以知州、知府兼任。


猜你喜欢
- 锢习是什么意思
- 滃郁是什么意思
- 劳旧是什么意思
- 僧兵是什么意思
- 磕头虫是什么意思
- 抱椠怀铅是什么意思
- 蟹蝑是什么意思
- 限域是什么意思
- 警备区是什么意思
- 山落是什么意思
- 出大差是什么意思
- 纤巨是什么意思
- 旋螺是什么意思
- 材馆録是什么意思
-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是什么意思
- 许允是什么意思
- 安寝是什么意思
- 缥青是什么意思
- 石铛是什么意思
- 颓坠是什么意思
- 声东击西是什么意思
- 营署是什么意思
- 滞胀是什么意思
- 禘礼是什么意思
- 賫赐是什么意思
- 闺门是什么意思
- 厢子是什么意思
- 夸强会是什么意思
- 炰哮是什么意思
- 久稀是什么意思
- 祝鸡翁是什么意思
- 贺函是什么意思
- 树胶是什么意思
- 脩改是什么意思
- 教廷是什么意思
- 廊庙才是什么意思
- 淫滞是什么意思
- 防閤是什么意思
- 稀糊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