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龙大洋梯田:田园如画
作者:连允东 来源:三明日报 2017-09-22 20:38:59(字数:1200字)
大洋梯田所处的山岭高度超过1200米,单片面积数千亩,加上山垄周边及沿途连片的梯田,共计面积超过万亩。梯田的美景牵引着我们的步履,我顺着山坡小路走下山谷。谷底一条山涧如一匹白练蜿蜒东去,清澈见底的涧水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纯净,好似客家妹子亮晶晶的眸子。站在谷底仰望那层层相叠、层层相连的梯田,显得尤为气势磅礴。梯田里那黄灿灿、沉甸甸的稻谷,在秋风吹拂下,犹如海浪滔滔,十分壮观。同行的朋友说:“这大洋梯田一年四季风景各异:春天,层层梯田波光粼粼,金光闪闪;夏天,整个梯田一片碧绿,生机盎然;现在是秋天,金浪翻滚,遍地金黄;冬天,梯田里蓄满了水,远望,像一面面‘镜子’。”
身边摇曳金黄的稻谷,好似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意,我不禁弯腰伸手挽起一穗端详:一粒粒饱满修长的谷子沉甸甸的。搓开金黄的谷壳就露出了晶莹透明的米粒,这就是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著名的“河龙贡米”。
这“河龙贡米”大有来头。相传,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为朝廷起解银绢的
汀州通判突然暴病身亡。河龙乡上伊村人伊盆自告奋勇,替官府代解银绢入京。到京都后,伊盆在交付银绢时,把随身携带的大米也一并奉上,以供御食。皇帝食后大喜,甚赞河龙大米质优味佳,并令每年征收进贡,从此,“河龙贡米”名扬天下。村民们在下伊村口建了一座纪念伊盆夫妇的“伊公庙”。
这贡米为何独独出自于河龙乡呢?
和这里的气候地理水土密切相关。当地人说:“河龙乡为宁化县平均海拔第二高的乡镇,生态环境优越,四面环山,地处海拔678米的山区,因地势高,气温低,水稻生长期长,再加上土壤肥沃、阳光充沛,才催生出优质河龙贡米。”
大洋梯田是客家先民为了维持生计而依山凿田的真实写照,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艰辛,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个奇观。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博士在河龙乡考察后说:“大洋梯田景观完全不亚于国内五大梯田,其已达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准。”并建议当地近期先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路遇一村民牵着一头黄牛沿田塍走来,我和他攀谈。我说:“如今,耕田大都用机械,很少用耕牛了。”他却说:“因为大洋梯田依山势修筑,面积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球场,有的小如斗笠,用牛耕种较合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我们有办开耕节,用稻米与艾草做艾粿祭拜牛神,耕牛吃过艾粿后,头顶红绸下田耕地,传说能牛神附身,驱走灾害,喜迎丰收。”一席话,让我明白了梯田的耕种离不开耕牛。这是梯田演绎出的独特崇牛农耕文化。
离开时,秋阳正烈。回望层层相叠的梯田,柔美质朴的线条宛如一条条弯曲绵长的五线谱,仿佛正在为这颗“藏在深山的明珠”弹奏一曲赞歌。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家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是晚辈们的莫大福分。我的祖母黄外池离世53个年头了,她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外池是她出生地的地名。祖母虽然没
- 小时候,家,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村庄窝在一条山沟里,沟东
- 南京的气质不如北京恢宏与华美,却因此更添历史纯粹的韵味与真切。站在这片“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土地上,我嗅到了更迭的岁月间溢出的奇香。
- 《跌倒后的我》文/包纲2014年1月18曰夜从1129天前跌的那一刻起,没有担却,没有退缩,更没有怨天怨人。想以往只
- 从长相上来说,我还属于眉清目秀,男生女相的那种人。但这相貌往往迷惑人,有的人,灵魂并没长在脸上。我发觉我就是这种人,灵魂寄予于肉体,欲望潜伏
- 《大话西游》近来重新上映,有一道题在网上讨论得火热:片尾那句“他好像一条狗耶”啥含义?导演刘镇伟也出来 * :是非常好的爱人的意思。
- 忽然遗忘 当时是如何开场 以及行进间的 种种过往 然后不经约定地坐在 同样的地方 疾书着不同的答案 窗外的阳光正灿烂
- 鼓岭,城东之脉,山高之地,是遮挡海风天然屏障,是福州的臂膀。以致福州,沿海不靠海,四季平安,风和日丽,气候宜人,实乃宜居之城。得此胜地,每每
- 一曲乡间歌谣,从六月底部爬上山头,瞬间唤醒了七月的飞鸟。乡村的七月,阳光最是奢华,草木繁盛,田野墨绿。阳光下,沿着山梁温柔的曲线望去
- 闽北光泽是个千年的古县,民间风俗文化极为丰富。过去每逢中秋之夜,民间便流传着一种“拔芋卜子”的习俗。“拔芋卜子”习俗已在民间流传千百年,
- 人生,得与失如影相随。小时候,极不情愿却又不容抗拒地步入校园,背上升学的包袱,从此与无忧无虑的时光说拜拜。一根为分数而设的弦紧绷着,在时
- 隆冬的天空格外苍黄,寒风阵阵,刹那间竟飘飘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雪。这是今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傍晚开始下,直到第二天的凌晨还没有停的迹象。望着漫天
- 转眼又到荷月。周末我决定去福州的茶亭公园看看,去品赏荷莲之美。夏日新荷次第开,暗香浮动谁能摄?风雨过后,榕城的天空格外晴朗,一种想去深呼
- 儿子三年级换了个班主任,她就是教班级语文的蒋老师。开家长会那天,她声音沙哑着解释:很抱歉!最近我感冒了,所以要说的话都写在黑板上了。
- 我称他为“走教老师”,是相对于“走读学生”而言的。 一九八二年的秋天,我从村办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学校在十公里外的镇上,途中要穿过四
- 我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母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有许多朴素的做人道理。母亲特别看重子女读书。每天清晨,母亲都要送
- 我有建盏情结。家里的博古架上,茶几上,摆满建盏。赖远华老师的“蓝莲花”油滴盏,如莲花绽放盏中,典雅高贵。蔡炳龙老师的耀变木叶盏——很浪漫
- 到了夏至节气,天已经很热了,庄稼人又正处在“三夏”大忙时期,夏收、夏种、夏管哪一样都不轻松。尽管这样,我家在夏至这天中午,一定要吃夏至面。父
- 走进图书馆,意外地发现图书馆一楼的一角陈列了很多幅画。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它们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踯躅于画前,
- 现实中,一些人习惯把事情往暗处推,朝坏处想,哪怕一件小得不能再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也能想出一堆坏处,做出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