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您的位置:>> 作文大全>> 散文>> 踏雪作文

踏雪

作者:余春明 来源:福州日报 2013-01-28 19:05:07(字数:1300字) 推荐作品

隆冬的天空格外苍黄,寒风阵阵,刹那间竟飘飘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这是今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傍晚开始下,直到第二天的凌晨还没有停的迹象。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早起的我心里突然闪出出去走走的念头。

街道上已是一片雪白,厚厚的积雪像是为道路铺上了一层洁白的棉被,以至于让我不忍心下脚,似乎这一脚就糟蹋了如此天设地造的美景。天刚蒙蒙亮,路上罕见人影,我虽然拿了伞,却没有张开,想静心地感受万籁俱静的氛围,感受古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虽然如今不是霜而是雪。头顶着大雪,脚踏着雪地,满眼的雪景,让我的心情也受到感染,甚至于洗礼着我的灵魂。我顿时觉得不是一般意义的踏雪,而是感官在享用着一顿艺术的大餐。

我仿佛在欣赏优美的音乐。听,脚踏着雪发出“扑哧扑哧”的清脆响声,似乎从天外传来,回荡在耳畔。慢行,声如裂帛;疾走,声如擂鼓。踏下去,感觉软软的;听起来,又是脆脆的——要多美妙有多美妙。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在雪地里追逐、翻滚,但从没有注意还有这么优美的音乐。如今,心可以静下来,细细地咀嚼这音乐的滋味,却又有了别样的感受。

天渐渐地亮了,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他们为了生活又开始了一天的奔波。他们会像我一样有闲心品味这脚下优美的音乐吗?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所谓的目标,人们只是在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大路上或疾走,或奔跑,根本不会注意道路两旁的风景,待到快到达人生之路的尽头时才回过头一想,似乎失去的太多。然而失去的永远不能返回,只能抱憾终生。古诗云,“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留意路上的风景吧,它会让疲惫的你神清气爽,让愁闷的你心情舒畅,让急躁的你心旷神怡。能在雪地里听听脚下奏出的美妙乐声,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岂止是聆听优美的音乐,踏雪时还是在欣赏素雅的国画呢。你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是远景;玉树琼枝,银装素裹,这是近景,仿佛就是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图画,而描绘这幅巨画的人则是万能的大自然。造化这双无形的手所持的定是支奇妙的神笔,要不然是画不出这惟妙惟肖的杰作的。小时候,也盼望下雪,觉得雪中的景色漂亮,但说不出所以然来。更喜欢的是跟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哪怕小手冻得通红也不罢休,觉得趣味无穷。这不,眼前的人行道上就有小孩在上学的途中互相抛雪球玩。这让素雅的巨画里又多了人物,增添了些许生动。让画面生动起来的还有头顶上铺天盖地飞过的雀鸟群,它们也来凑热闹。大概是大雪的不期而至,让它们不得不结伴外出觅食吧,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一片,在雪白的天空飞翔,还真有点黑白分明的味道,也让这幅巨画更有水墨画的特色。

看着这优美的风景画,我的心不禁“咯噔”一动。追求完美一辈子,老觉得或多或少总是有点不如意,被躁动不安的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原来就是因为不能静心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不能细细地品味大自然呈现的美丽。只知道苛求结果的完美,忘掉了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有数不尽的美景,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只是知道这个道理时似乎晚了点。

走进办公室,几位年轻的女同事就大呼小叫地邀同伴去外面打雪仗。那声音充满着期待,洋溢着激情……

标签:大雪,音乐,国画,1200字作文
0
反馈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电影是一个梦。  漆黑的影院、灰白的光束为人们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的梦,让人们尽情地喜怒哀乐。光一收,灯一亮,恩怨情仇烟消云散,
  • 《还珠格格》里的紫薇说,她的名字是母亲夏雨荷起的。因为自己出生在夏天,母亲姓夏,又恰逢院子中的紫薇花开了,所以叫夏紫薇。的确人间的每一个
  • 当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总会托着腮发呆,想象着远方是什么样的,天上是什么样的,地下又是什么样的。我常常用自己的想象勾画出那些地方的样子。现在,
  • 草木有心,我一直相信。《项脊轩志》里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语令人良久思忖。我住的这一片小区,除了开盘
  • 依看了我的《七道众生》,像个苍老的老头般地叹息道,我一直期望你依然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写童话的小女孩,谁想,不经意间你却变得这般沧桑了。这话
  • 我本一布衣,闲云野鹤游。城市无田耕,拿笔作锄头。
  •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我经常轻轻地哼唱着这些歌。这些旋律激昂、节奏铿锵的歌,却被
  • 三八妇女节又要到了,给妻啥礼物呢?送一束鲜花,太肤浅;赠一枚钻戒,太落俗套。还是送一份温馨吧,如今儿子已长大,我相信,与我心心相印的妻子,也
  •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最大的追求就是“入仕”,十年寒窗,无非等着一朝“金榜题名”。陈缜(生卒年失详),字师文,一字德容,南宋时罗源县洋尾村人。其
  • 大千世界,任何一种事物,都不会与世隔绝孤立存在,它的存在和变化,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普遍的、密切的联系。物如此,人亦然。一
  • 夜色漆黑,窗户涌上一片苍茫。  26岁的阿强披着破旧的大衣,失控沙哑的尖叫充斥整幢楼,秋风一阵紧跟一阵。“钱呢?爸留下的钱呢?快拿来
  • 终于,我知道你是谁了。 就在一株树下,就在夏季逾秋序中,好一片繁花盛景的璀璨里,我检索你所有的结构:关于花是红的,如新嫁娘的喜悦,你一颜
  • 那天傍晚,在繁忙的街上,我带着一台相机随性地四处拍照。某条路边的一个角落,我看见有位中年人架着画板,眼神在前方的景物与画板间来回游移。我
  • 走过沿江路,江对岸的戏台上正上演着粤剧,咿咿呀呀哼的念唱伴着鼓锣筝弦的声音传过来,使人心旌摇荡,使江水也变得妩媚美幻起来。不知不觉踏上长桥,
  • 是上苍的厚爱吗?把山与海、森林与河流全给了福建,3300多公里的海岸线,画出了福建浪漫而刚柔相济的滨海景观,也留下了面积约有280万亩的滩涂
  • 小时候,我喜欢蹲在窗台前看笔直的骤雨,像柱子一样来、像碎玉一样去。院子里雨水已成汪洋,雨柱打下来揪起一片片雨浪头,雨浪头又化成吐着沫儿旋
  • 木樨,桂花也。读这个名字,便是一阵扑鼻幽香。每年一到中秋,我想搬个小凳子坐到桂树林里去闻香,又怕被人笑痴癫,便在闲书中赏桂花。宋人张邦基
  • 去邮局取汇款,窗口前,有位五十多岁的阿姨。她看看我,想退到后面去,我笑着说:“您先办吧,我来得晚。”阿姨不好意思地说:“我是老花眼,用的
  • 悠悠往事,历历在目。眼前总是出现当年为筹结婚款而“入会”的轶事。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后分到一家国营单位。刚参加工作,基
  • 母亲在灯影里,慈祥地看着我们,爱之目光,像月光簌簌落满了我们一家人的全身。母亲脚下的箩筐里,摘的白棉花已经满了,成了尖尖的“小白山”
手机版 作文大全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