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那盏酥油灯
作者:陈跃 来源:福州日报 2013-08-25 14:24:06(字数:1000字)
以往也看过不少藏地文学作品,比如《尘埃落定》《藏地密码》《藏獒》,它们会引发我怀着好奇感奔赴神秘藏地的冲动,而《酥油》却让我的内心颤动。作者江觉迟根据自己在藏区草原支教的经历,写出了一个既绝望又美丽的故事。品读《酥油》,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咀嚼那份温厚和踏实。
这是一部小说,更像是完全的记实。书中的女主人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梅朵,但在我心里,她就是觉迟。她千辛万苦来到深山草原。汉地女子、草原汉子、二十五个孤儿,五年的日日夜夜,女子对草原的全心奉献,男子纯洁的协助,换来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她把全部的热情和爱留在了那里,她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那里,留在了孤独残破的碉楼里,留在了酥油灯旁。五年前,她如花似玉;五年后,她百病缠生。为了那一个个寻找出路的孩子,为了那斑驳残破的碉楼学校,为了给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一个庇护所,她曾束手无策、满怀委屈,但她用心去融化每个孩子紧锁的心扉,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困苦,她耗尽了心血……
书中每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真实得令人不禁屏住呼吸。对号入座,自己成了故事中的人物。独特,又淡淡的,含着一些青草汁的气息,有些淡薄的甜,也有单薄的膻。酥油的味道弥漫开来,给人纠结和复杂的情感,叫人依恋,充满希望,也让人担忧,处处因它困扰。孩子阿嘎令人印象深刻,在他凝望天空的早熟眼光里,他质朴的心扑扑跳动着,他以那份炽烈的善良,走梅朵所走的路,找寻藏地的孤儿,找回他的阿爸阿妈。不灭的希望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绝望的路程充满悲泣,拿爱和希望武装好自己,朝着未来披荆斩棘,哪怕全身百孔千疮,依然此路无悔。
书中描述的爱和信仰,是一种令人揪心的疼痛。月光和梅朵的信仰不同,每一次对话,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剧烈的碰撞,包括,最后的绝望,都让人感觉大爱之中充满了面对信仰冲突的无力。信仰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思考方式,是关于生命的一种另辟蹊径的实验。靠自己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安顿自己,积聚心灵的财富。点亮一盏酥油灯,在真实的世界安定你在俗世的浮躁。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李海梦12岁了,还没真正到过上海。父亲李光就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打工,有些年头了。是一个暑假,李海梦给父亲打电话,说,爸,我想到你那儿,
- 熟视无睹,习焉不察。并不仅仅是限于对人,或对事;对草木虫鱼,似乎亦是如此。尽管早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就说过“多识于草木
- 吴明金先生有一个号是‘凡夫’,意即一个平凡的人。当明金老师托我为他篆刻‘凡夫’号章开始,就着力于印章设计,用怎样一种方式来表现出平凡中的
- 秋神名叫蓐收。 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 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
- 儿时,城里人家的土墙上经常能看到爬满了青黛色铁根般的老藤,藤上结着同样青黛色的果子,我们都叫它“膨膨果”。将膨膨果掰开,就会流出白色的浆液,
- 放纵着假期的闲暇,慢悠悠地读完了《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的共同体》。拜读之际,萦绕在心头的三个关键词是冲击、畅快与憧憬。●冲击——被那颠覆
- 用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这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合上书本,我沉浸在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营造的感人故事氛围中,久久不能自拔。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
- 一脚踏进腊月的门,年,它就长了翅膀,“嗖”地一下,落在了枝上。出门在外,相熟或不相熟的人谈论最多的是:过年回家吗?票买着了吗?平
- 忽然接到黎语的电话,她告诉我,她马上就要出国了,签证已经办下来了。她很感谢我以往的帮助。我几乎以为自己是听错了,然而这确实是真的。
- 工作了这么多年,不是第一次搬办公室,但这次,与以往相比,真的不同了。我发现,过去一直以为有用的资料,占据了好几个抽屉,这次一翻检
- 民族英雄林则徐书写“制怒”两字牌匾,挂在厅堂,作为“座右铭”。影片《林则徐》中有这样的精彩镜头:广东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内外勾结破
- 书名《萨尔茨堡有张床》 作者 命若琴弦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我跟向红(命若琴弦)相识了30多年,我是她青春期、中年时期的生活的旁观者,
- 《红楼梦》与《西游记》均属于中国四大名著,从表象看,一个是爱情故事,满纸情天恨海;一个是取经故事,通篇妖魔鬼怪,两者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
- 三八妇女节又要到了,给妻啥礼物呢?送一束鲜花,太肤浅;赠一枚钻戒,太落俗套。还是送一份温馨吧,如今儿子已长大,我相信,与我心心相印的妻子,也
- 我在单位曾是活跃分子。开会时,我的发言常常会引来满堂喝彩;单位食堂的餐桌上,我说的笑话、故事常令同事忍俊不禁,当场喷饭;开联欢会或歌咏会什么
- 被誉为“东方高尔基”、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先生,不但文章出众,而且人格完美,这离不开他家的好家风。鲁迅先生的母亲是一个饱受痛
- 我称他为“走教老师”,是相对于“走读学生”而言的。 一九八二年的秋天,我从村办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学校在十公里外的镇上,途中要穿过四
- 早就听说,在城市的护城河畔,住着一户很有钱的人家。那天,我和朋友在河边散步,走到这户人家门前时,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主动邀我俩到他家小坐片刻。
- 月亮静静地挂在柳梢头,千百年来,月亮早被世人的目光扫描得柔情似水,丝丝片片都已变作情话。视线扫过处,潮水般的情怀便会奔涌而出。月亮,当属世间
- 妈,我怎么在念叨母亲节稿子的时候才想起你?我一个星期没给你电话了。我给自己很多理由,比如你常常不在电话旁;比如你总说,不要打电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