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制怒”
作者:金文钦 来源:福州日报 2015-05-31 18:34:49(字数:900字)
民族英雄林则徐书写“制怒”两字牌匾,挂在厅堂,作为“座右铭”。
影片《林则徐》中有这样的精彩镜头:广东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内外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听后怒不可遏,把茶碗摔碎,当他一抬头,“制怒”二字映入眼帘,他于是沉住气,控制住了情绪。第二天,他若无其事地接待豫坤,经过巧妙周旋,终于让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这一情节艺术地再现了林则徐制怒的意志力。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 * 特务 * 。闻一多先生明知凶多吉少,却毅然在群众大会上慷慨陈词,怒对反动派的 * ,把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倒在血泊中,表现了大无畏的民族精神。这“怒”是为公理正义,情之所至,不得不发,实为凛然正气也。倘若面对 * 势力,畏惧害怕,一味忍让,那就缺了胆气、少了骨气。
怒,有益也有害。为个人恩怨,动辄发怒,就不理智。由着性子,小事生烟,大事冒火,于事无补,还可能铸成大错。“发怒是祸水,冲动是魔鬼”。于个人小事常发怒,很伤身,为公众之事常发怒,会坏事。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矛盾和问题,冷静理智,以柔克刚,方为上策。林则徐也许是体验了暴怒的危害,所以下大决心“制怒”。
有人本是平头百姓,性情很平和。当了“官”后,就判若两人,惯于以势压人,动辄训斥部下,好耍官威,这是旧官场的遗风;有的暴富之后,财大气粗,不可一世,动不动就发飙,这是土财主的德行;不少人发怒,是不能驾驭事物规律,少了应对的办法,于是,急躁情绪冒了出来。一般地说,急性子的人容易发怒,沉不住气,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甚至失态伤人伤己,事后追悔莫及。当然了,容不得不同意见,受不了一点委屈,也免不了经常动气发怒。
在一般情况下,发怒是丧失理智的表现,淡定则是一种智慧。其实,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往往在于心理素质。凡成功者,像林则徐那样,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遇到委屈、压力或陷入困境,能沉住气、忍得住,“每临大事有静气”。这里的“忍”是一种修养之忍,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智谋,是圆融无害的处世智慧。理智的领导者应当尽量少怒,一般不怒,善于制怒。避免因怒决断,怒而行事。
“三思方举步”,戒急、戒气、戒躁,这是抑制发怒的妙法。“制怒”是一份修养。修心必先修德,养身须先制怒。经过长期的磨砺,才能像林则徐那样“制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读到喜欢的文字,就如同在尘世里遇到那个与自己气味相投的人,不论早晚。丁立梅的《仿佛多年前》就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相知恨晚的感觉。她的文字
- 正月十五是上元灯节,也称元宵。新年开始,正月为岁首,正月十五升起首轮明月,“元”指月亮正圆,“宵”是夜的意思,“一年明月打头圆”,所以元
- 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对门邻居阿姨过来串门,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个QQ群号。该群是家长们围绕家中的考生质疑问难的备考交流群。阿姨的外孙
- 在乡下农家小院里,家家户户的院墙角都会种着几株凤仙花。凤仙花在我们乡下俗称“指甲花”。指甲花好种,从不挑肥拣瘦,只要起头种了,以后每年都
-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这是古人描写榕城的《回文诗》,在诗的韵律间我走进今日的你——榕城,走进这
- 很多年前看《永远的普罗旺斯》,写的是一对英国夫妇,搬到法国农村,开始了他们诗一般的田园生活。文中提到,一到旅游旺季,就有很多自称是他们朋友的
- 我记忆中的赵家欣先生并不老,带着黑边眼镜,言谈轻声细语,举止温文尔雅,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那时福州刚解放,他们一家就住在我家的楼
- 前天,同事小孙在车站被小偷偷去了一千多元钱,非常郁闷。他抱怨道:“钱丢的虽然不是太多,但真够让人心里添堵的!”李姐见小孙满脸怨气,就给他讲了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季。不知从何时起,每年的高考招生季都要上演一场场争抢生源大战。前不久,北大、清华两所大学的四川招生组就在微博上互
- “借鉴”这个词语我们常用,它的意思也很明确,指的就是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可是,既然是关于经验教训的,为什么要借
- 杨柳如烟,轻风拂面。不管你愿不愿意,春天,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扑啦啦”的涌入你怀。在这个季节,让我欢欣不已的便是那一湖春水。
- ——读洪子诚的《在北大课堂读诗》诗歌离我们很近,诗歌又离我们很远。说它近,是因为几乎每天我们都能从报刊上看到它的身影;说它远,是因为虽然
- 陈晓珊/图高考就要到了,儿子近来总是抱怨压力太大。我窃喜,儿子知道压力大是好事啊,以前他学习松松垮垮,不管你怎么说他,他就是不知压力
- 有一种爱情没有办法早熟,注定要“晚点”。 就像她和他,青葱年少,一个16岁,一个17岁,一个是乡下女孩,一个是城里男孩,在同个一小工
- 一片叶子与水不经意的结缘,成就了中国“茶之故乡”的美誉。 茶,天性自然,投入剔透的水中,水色或碧绿、或醇红,仿佛上天赐予的
- 岳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恬静的微笑——似乎总是充满慈祥而且温婉,自信又不失谦和。她年轻的时候,在我们老家的“供销社”里上班。那
- 季财还小的时候,爹总带着季财去给爷爷扫墓。爹给季财讲爷爷的光荣史,说爷爷土改时如何清算反霸,搞集体时如何大干社会主义。季财问:听说搞
-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这耳熟能详的歌词,反映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小学生们的思想品格操行。如今歌词的现象已然
- 孩子们毕业了,离开学习生活了6年的校园,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似乎长大了,懂事了。每每读他们的文字,我都被字里行间流
- 初识南昌是在《滕王阁序》的注释里,记住南昌是在历史课本“八一起义”的章节里,了解南昌是在近日的一次接触中……那一日大雨滂沱,我和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