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雨的忧伤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我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日子里呆久了,就觉得仅是自己有一份深不见底的忧伤。像湖面永远没有休止的涟漪,不会左右我,但时时刻刻受它的影响。像心上被拴了一根线,不会痛,但总有些不爽。
可是没有想到,有人的文章里竟流淌出了第一次我觉得应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的忧伤。那些锥一样刺得我心疼的文字,那些心盛不下的忧伤,在我的心底延伸成一片深蓝的海。海中央,坐着西雨,拥有这海一样深的忧伤的孩子。
那将是怎样一片海?那会是怎样一份忧伤?感叹之余,我的脸上有一种灼烧的感觉我真是一个胆小的忧郁者,或许,我的伤我的痛较之西雨的浓烈了许多,也陈旧了许多。但是,我却从不敢正视它们,让它们肆意流淌在我的字里行间。而是把它们放在心灵的阴暗角落,任由它们阴冷,发霉,长出青苔。然后虚伪的笑,漠然的行走、驻足,过着一天一天无聊的生活。
叫西雨的孩子,却并不喜欢雨。他的文章里写着,他本已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他怕雨声和雨帘将他隔离在更加孤寂的世界,他将更难寻找一份热闹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可是在人声鼎沸的教室里,他却依旧空虚着。因为,那份热闹无聊而低俗,即便孤独,却不愿让它玷污自己的灵魂。他,依然生活在错位的世界。
当生命遭遇空虚,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找另外一些东西来填补那份空虚。然而,他做不到。在宿命的掌心,他只是上帝无意落在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没有要求,没有目的,没有欲念。所以,他只能长期生活在空虚里,生活在忧伤里。
其实,我们都还是孩子,我们的心之世界应该像八十年代的天空那么湛蓝、无杂质。然而,也是八十年代里的一群孩子,他们横空出世,他们玩味着文字,他们感言着忧伤。于是有了“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有了“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有了“宿命的掌心,我们是被上帝操纵的棋子”……我们也是八十年代的孩子,我们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带领下,也开始细数自己的忧伤。开始为自己的青春谱上一曲蓝调的旋律。
请问,这是毛毛虫的尾随现象,还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忧伤的种子,一到合适的季节,便开始生根发芽?――抑或是同在八十年代的蓝天下成长,属于同龄人的东西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
读着西雨的忧伤,我不知道将它归于哪一类。但我知道,他潮水一样的忧伤已经深深的浸润了我。或许,从明天起,我也要开始寻找自己的忧伤
或许,我只是疼惜西雨纯纯的忧伤。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在离高考还有728个小时的某一段时间里,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一个连接着一个的场景,如同蒙太奇电影镜头般在我的
- 在千姿百态的散文世界里,有黄钟大吕之音,也有低吟浅唱之调;有浓墨重彩之笔,也有清淡远致之画。一大才女张爱玲在这多
- 似乎远方总是使人向往的。 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
- 人生有三境,就好像是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
- 不知于何时,你幽然出现;不知于何处,你开始熠熠发光。 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带着先哲们的不朽之作,轻轻地靠近了我
- 时间从我身边早已开始学会流逝,如同那季节注定更佚,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 思念就像
- 茶被人从山上采下来,经过炙热的烘烤等各种烦杂的工序,终于被制成了极品的龙井。它被装进了包装精美的茶盒里面,忍受着
- 人们喜爱春天,不仅仅是春之炫无可比拟,更多的,是源于春的孕育。 ——题记 父亲移回家
- 一天早上,我问自己,“你在干什么呢?”回答:“起床呢!”&ldq
- 其实我非常的清楚,我只能在意,不能去爱。说来可笑,我从没有认真注视过她,看的只是她的眼神,这样似乎看到了她的内心
- 我不能够收藏全世界,但我可以收藏它的剪影。 自幼年起,大千世界的缤纷五彩,就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提及“鬼魂”一词,相信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它们的踪迹遍布古今神话故事与灵异小说。而鬼魂的
- 那个秋阳落寞的晚照中,风中摇着野菊花苞,正在悄悄地绽放。 那么多花儿都选择在春天绽放,她们在微风中露出亮丽的笑
- 高三的生活是很忙碌的,有太多的紧张感,有太多的无赖,有太多的说不出,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三的我,坐在教室里,两
- 穿过历史的轮回,越过时间的长河,有许许多多的人因诱惑而永生,而有的人也因诱惑而消亡。 苏洵,一个以策论为主的散
- 时间慢慢的爬过我的皮肤,只留下空洞的过往,往事不堪回首。 似乎已把痛品尝得淋漓尽致。未愈合的伤口被剥开般血淋淋
- 总是不知不觉地便陷入迷茫里,真的好晕。 身边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事,还要准备高考,真的好累,压力好大。我总喜欢把蔚
- 我是一个傻子,一个很经典的傻子。因为我很聪明! 我是一个聪明的傻子,我不会像阿Q那样等待时机,我是要把握时机努
- 今天是周末,我的生物钟持之以恒地响起,惯性地抬头看表,才六点哪!我依稀记得昨夜三点多才枕着你的名字入眠呵!本打算
- 常听到“80后”说和“90后”不是同一路人,“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