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详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
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愤愤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沉着有定的时候少。
常常抱怨旁人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理解,这正说明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难,用无止无休的抱怨、解释、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会把人吓跑的了。
不理解本身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寻求理解的前提。你连别人为什么不理解你都理解不了,你又怎么能理解别人?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又怎么要求别人的理解呢?
不要过分地依赖语言。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语言解不开的事实可以解开。语言解开了而事实没有解开的话,语言就会失去价值,甚至于只能添乱。动辄想到让事实说话的人比起动不动就想说倒一大片的人更安详。
不要以为有了这个就会有那个。不要以为有了名声就有了信誉。不要以为有了成就就有了幸福。不要以为有了权力就有了威望。不要以为这件事做好了下一件事也一定做得好。
有人崇拜名牌,有人更喜欢挑剔名牌。有人承认成就,更有人因为旁人的成就而虎视眈眈。有人渴望权力,也有无数只眼睛盯着你权力的运用。一个成功可以带来一连串成功,也可以因你的狂妄恣肆而大败特败。没有这一面的道理,只有那一面的道理,就没有戏看了。
安详属于强者,骄躁流露幼稚。安详属于智者,气急败坏显得可笑。安详属于信心,大吵大闹暴露了其实没有多少底气。
安详也有被破坏的时候,喜怒哀乐都是人之常情。问题是,喜完了怒完了哀完了乐完了能不能及时回到安详状态上来。如果动不动就闹腾,如果动不动就要拽住一个人论述自己的正确,如果要求自己的配偶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下属无休无止地论证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好,如果看到花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开没有按自己的尺寸长就伤心顿足,您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安详方能静观。观察方能判断。明断方能行动。有条有理,不慌不乱,如烹小鲜,庶几可以谈学问矣。
童年常听到一句俗话,形容一个人气急败坏为“急得抓蝎子”。如果您对,急什么?如果您差劲,越躁越没有用。动不动摆出一副抓蝎子的样子,以为这种样子可以吓人唬人,实属可叹可恶。《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就是个动辄“抓蝎子”的人,我要以她为戒。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至少不必活得那么痛苦,给旁人带来那么多的不快。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生活处处有镜子,几乎每个爱照镜子的女孩都会问:“镜子,镜子,世上谁最美?”镜子是不会告诉
- 面对贤德之人,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敬仰之情,认为他是那么的伟大,有深度,有水平。但贤德不会是与生俱来的,那些贤德之人
-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但是不同的人对压力有着不同的感触。成功的人看待压力是作为前进的动力,大多失
- 很久以前,或许,仿若久远离逝的梦,醒后,才读懂,梦的终结是现实。 还没有开始过,事实,不怀好意的结局,已经展现
- “哦……放我飞,我是爱的神奇小宝贝,把快乐都给你。喔…&h
- 一位老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拿着半杯水,问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大部分都说:“为什么水只有一半而不是满
- 真的,青春真好,活着更好。 有人说:“生命是一件华丽的裘袍。”没错,活着就拥有了这件裘
- 舍去蓝天的深邃博大,才有白云的飘逸悠然;舍去大海的粗犷豪放,才有小溪的轻盈从容;舍去牡丹的富贵典雅,才有秋菊的轻
- 在现代人的话语体系中,最为滥用的一个词汇,莫过于“封建”了。 往大里说,有所谓&ldq
- 记得高一时的李老师说过,“青春就是在不断地犯错,然后不断地成长。” 青春花季,每个人都
- 现在的黑夜我看不到满天的星辰,感受不到浩瀚的宇宙。只有阵阵凉风吹的我好是清醒。 回首我十几年的人生,没有什
- 那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犹如一个世外桃源,她有一个动听的名字丽江。她的美丽让你往往有一种错觉,仿佛那是一位仙人
- 人的一生总不免要经历一些风雨,每当回想往事,我便心潮澎湃…… 记得在初一的时候,快
-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
- 总有那么一些东西,很美,令人动容,使人心醉。又总是那些东西,很美,却常常带着残缺。或过于短暂,令人感动的同时不免
- 人们喜爱春天,不仅仅是春之炫无可比拟,更多的,是源于春的孕育。 ——题记 父亲移回家
- 人生或苦难或悲伤或失意或落拓或充实或寂寥,跟漫漫历史长河相比起来,何其渺小?有幸来世上走一遭已是不易,何必追求生
- 一缕清风勾勒出向晚的清凉,是一种情感引发思绪的纷飞。在这淡月清风的夜晚,我独倚于窗前,望着宁静的夜空,似是柳絮,
- 《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太喜欢看了,从小到现在不知读了多少遍,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引导我读三国的,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当挥手告别,我们看见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当转身离去,我们看见他们高大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