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行于世间,看惯了尘世的污浊,回望千古,不禁向那百年的传奇俯首试问明月,那古之名士又有哪一个不是永守情节,又有哪一个不敢面对自己的良心点头?
回首大汉,看着那沿一根节杖缓缓滑落的泪水,落进冰封的土地。羊群依然在漫步,它们并不知道,日日与它们相伴的是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十余载风霜吹不 * 的忠君泪,亦吹不逝他的报国心。苏武知道,他永远不能对不起他的良心。就这样,他时时刻刻坚守着一个信念——誓为汉臣、不思厚禄,只将一颗忠心永驻于这寥无人迹的大草原。最终苏武做到了,他用那满头银发与那满面苍凉回答了他的良心,回答了大汉,也回答了世人,并以他那惊于世人的毅力成就了那永远的神话……
再让我们看看那群雄割据的年代,看看那酾酒临江的身影,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后他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一颗深不可测的心灵,更是乱世的一大传奇。他奸于乱世,雄于诸侯,魏武挥鞭,征战一生。最后什么也没多说,一挥手便走了,因为曹孟德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对得起良心。他是奸雄而不是奸臣。六十多年的是非纷纭就让后人去评价吧,没什么可多说的……
转看大唐,一代金凤齐龙,在那千年来只属于男人的宝座上,武周皇帝用自己的双肩挑起了大唐的万里河山,而且又有几个男人做得比她更好呢?是的,她相信,她的成就世人会看到,李家不会怪她,天下人不会怪她,因为她永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于是她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江山还给了李家,自己却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的墓碑就走了,让后人去轻数她的功绩,让无字碑就这样走过了千年。
而在近代,那万里的战线上,战火点燃了二十世纪的初页, * 又给世人留下了什么呢?除了那满目的罪恶,什么也不曾留下,因为他们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世人永远也不会认可他们。
直至当今,那些黑暗的心灵始终被良心呼唤,然而他们不曾听见。是的,当你踯躅于利益与良心之间时,你一定要选择后者,因为只有对得起良心才能创造那震古烁今的成就。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船欣赏了帆,始能远航; 箭欣赏了弓,方可远射。 展一展温柔的微笑,宽一宽平和的胸膛,欣赏了他人,欣赏了自己,
- 桥,世上最浪漫的地方。 桥,大概先是应河而生的,使此岸与彼岸相连。最初也许是稀落的踏脚石,然后架起了木板竹竿
- 一个及其寒冷的冬天,良心不小心掉进了罪恶湖。由于他不会游泳只得打呼救命。一位刚出道的记者发现后马上躲在暗处拍照摄
- 我存在在一个“非虚非实”的世界中。可以解释为既没有物质形态也没有意识形态,也就是没有任何
- 一帆风顺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只有揉合了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完美无缺。 虽然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失败是不可
- 魏论 操拥百万之军,据北万里疆土,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然有如此之势,而未尝取天下,何哉?
- 踉踉跄跄的走来,照理说心的深处应该是埋藏了好多好多的悲和欢。但是,当我驻足的时候,我看见那座房子里盛装的全是晶莹
- 昔日的往事一遍遍沉淀,纠缠着时间阻隔记忆。不光有那些飞鸟,那些游云,那些凋谢的花,那些枯萎的叶,那些一季一季繁盛
-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让风不留情的擦拭心底黑色的记忆。 我以为我可以很潇洒的甩甩头发,张开双手,在蓝天的怀抱中
-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十分精彩的一段故事,它完整地描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因、背景
- 生活终不能完美,我们总是在一个遗憾中成就另一番事业。 ——题记 生命之所以伟大,在于
- 在这世界上,能让别人一代又一代记住的,我想不是他们的善良,而是他们的残忍侵略性的暴行。 有人问郑和与哥伦布:&
- 经历了九年的寒窗苦读,我终于步入了重点高中的校园。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幼稚,无知了,我应该塑造一
-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
- 梦中蔓延的桃色,覆盖了我所有的无奈。我在雨落的尘埃之间,寻求可能残留的春天。夏天要到了,带来的是太过耀眼的明媚,
- 苦咖啡,很难喝,很苦。 但却能让我到12点不瞌睡,能让我考入重点中学,让我难过,让我如此疲惫不堪。 天很
- 漫漫长亭路,凄凄儿女情。张生`莺莺手牵着手,心连着心,相对凝眸,无限感伤于心中,话儿虽短情意浓,别愁离苦生怨泪。
- 拒绝了城市的热闹繁华,你就获得了乡村的淡薄宁静。拒绝了阴雨蒙蒙的撩人诗意,你就获得了阳光灿烂的纯粹自我。拒绝了不
- 告诉你,请你相信,我不是没有爱过你。你走的时候,我是在纷纷扬扬的落雪中,望着你远去的身影,直到那方红色的纱巾消失
- 采访观点:在人们眼中,放弃可能是种喜欢半途而废,没有上进的人。可现实的社会中,有时候必须学会放弃。你们同意这个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