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与大度
作者:不详 (字数:600字)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边。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小鹅形成对某个物体的追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对其他物体形成追随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追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只承认第一,无视第二。
这种后来被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里,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之中。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们用“首因效应”等概念来表示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的这种特征。
于是我们发现,人类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并有着极强的记忆能力。不经意地,你就能列出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美国第一个总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等,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呢?你可能就说不上几个。看来,人类确实像那只小鹅那样,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在生活中,人们同样对第一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初恋等等,但对第二就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在公司中,第二把手总不被人注意,除非他有可能成为第一把手;在市场上,第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往往是第二的几倍数……
标签:风度,事物,议论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走在这条再熟悉不过的街上,这里是城市的中心地段,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连同繁忙的车辆共同穿梭在这繁华的大街上。 带
- 生活当中有许多的等待。每一个人的都很不一样,心中的想法也不一样,思想更是如此。这需要时间来理解,用时间来诠释。
- 刘禹锡《竹枝词》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这句诗,所表达的,也是如今我
- 柔弱无力的夕晖,轻轻地铺洒在大地那宽厚的背上。不远处稻畦的穗子,因为饱满丰实的谷粒的重压而默默地垂下了头。树林的
- 坐在教室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静静地翻着手中泛黄的粗糙的纸页,是我所喜欢的那种,带着些许古典气息,掺和着纸的气息
- 林荫小路上,踏着青石板,吮吸着清新空气,独自一人。用心聆听恬静的清晨校园,不因其寂静而心生冷意,不因无人相伴而孤
- 生活,像一片浩瀚无边的蓝色海洋,时而阳光普照,海面风平浪静,时而风雨降临,卷起层层海浪。然而,我们此时的态度将决
-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接受着上帝的爱怜。世界上一切一切珍贵的东西,上帝都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我们。 你
- 幸福,也很简单。 有时候,独自发呆,问自己幸福到底有多远?也许远在天边,也许近在咫尺。小时候,自己就梦想过长大
- 所谓写作、者无外乎用文字的堆砌来传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事物的真实见解。 文字作为一种媒介,其自身并不能
- 开始的开始,是你用冰冷的手温暖了我更加冰冷的心。最后的最后,是你朦胧的背影遮住了我忧郁的双眼。现在才明白那其实是
- 英国哲学家毕尔森说:“万物都在运动。”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即便在屋里静坐,也是日行八万里
- 你习惯储蓄什么?是硬币么?把那一颗颗硬币丢进钱罐子的时候你得到的是什么?是一声清脆的硬币的碰撞吗?但那比不上爆竹
- 曾几何时,我以为我是夸父,心中的信仰,追随着天边永远的太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很早以前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当时是不明白,后来听了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故事,才
- 人生一世,难免有许多事不如人意。那么又何必为失去而悲伤呢? 人总向往着更完美的境界,然而,又总有缺憾,一个人的
- 与其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看一本深奥的哲理书,不如随时随地拿出一本平凡的、却可鼓励千百万人的励志书。这对于平凡的我
- 我不是悲伤的逃兵,我其实一直都在追寻着自己的梦。只是我的心,很痛, 我恨我自己太堕落,失去了太多。在有追不回了
- 它,奔腾在江河中;它,流淌在小溪里;它,躺在湖泊上;它,嬉戏在大海中。也许你已经猜出来了,它就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
- 今天是周末,我的生物钟持之以恒地响起,惯性地抬头看表,才六点哪!我依稀记得昨夜三点多才枕着你的名字入眠呵!本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