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志,宁静致远”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古人“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境界,现而今已无人企及了!
现今社会可以说是金钱至上的社会,在金钱面前一切都变得不真实了!亲情、友情、爱情甚至被有些人当作获取金钱的工具。众所周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但现在这社会金钱几乎是万能的了,什么东西都能用金钱买到,虽然有很多东西都不是那么真实,但确实还是买的到的。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在现在已不夸张了。在现在只要你有钱,你就能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在为金钱奔波,就算那些想“淡泊”的人,在生活的压力下也不的不妥协,沦为金钱的奴隶,为生计而苦恼、为金钱而疯狂,甚至于小孩启蒙时被灌输的思想都充满了铜臭味。在这个用金钱堆砌的社会里,“淡泊明志”的理想离我们越来越远,被淹没在茫茫思海中。
中国人表达感情是含蓄的,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也就是说的这点,“多做事,少说话”这也是说的另一种美德——谦逊。不仅如此,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更能体现谦逊的可贵了。含蓄和谦逊都是一种德,而现今的社会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德”被人们所抛弃、遗忘,路不拾遗都回被人们取笑为“傻冒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呀!传统的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无意义的时尚,含蓄转变为开放,谦逊变成了张扬、自大。而真正含蓄的人却处处碰壁,原本拥有这些美德的人,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将他们本应推崇的“德”抛弃。正式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美德在消失,是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不允许他们存在,古人们“宁静致远”的精神,正随着社会的变迁,逐渐逐渐的消失、湮没,这不能不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民族的精神却在消亡。我不无向往的想:“等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放光辉的时候,希望也就是我没华夏民族真正腾飞的时候。”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通向高山,一条通向河流。” 多情的诗人在《未选择的路》中如斯
- 日子平平淡淡地流逝着,像秋季的风没有一丝留恋。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我的心有酸酸的感觉。秋窗秋未尽,风雨助凄凉。每
- 我总是在想“到底是现代的文明成就了文化,还是文明破坏了文化。”大多数人都已经走进了金钱的
- 我们越来越像一个个精神饱满的战士,从每天一起床就进入战斗,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不知辛劳。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
- 老天爷是吝啬的,自私的,手紧紧握住幸福不放。难道真是这样吗? 当窗外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时,你能坐在温暖的火炉旁
- 春 一场小雨后,浓浓的泥土气息,自然开始新绿。 你来了,来的很轻,不留下任何残缺的痕迹。在你挥洒一支支画笔时
-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烦恼很多,当然快乐也不少。如果成长如酿酒,加入快乐,那一定是美味无穷;加入烦恼,那一定是借酒消
- 浮生泛命,随波逐流。观日月交替昼夜变,望星辰互换节令转。哀红尘爱恨悲欢,叹世间惆怅缱绻。纵观天地,知风雨急急哉;
-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
- “你说什么是教授呢?”她把两手交叉枕在脑后,歪着头问我。 “学问高的人。&
- 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上的古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新绿。 我不
- 中国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向来是并存的。在做学问的人那里,二者往往成为他们争论的中心。然而近来似乎有些改变了。 现今
- 这是一条千百年来束缚着中国人的枷锁! 这是一头吞噬了亿万个生灵的猛兽! 然而,这又是为许许多多人所信仰的至理
- 人的一生犹如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的帆船。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有时我们会经历风和日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君对臣要惠,臣对君要忠 父对子要慈,
- 浩浩历史长河,多少英雄豪杰,金龙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多少帝王将相,稳坐龙椅,挥指江山社稷。有的人挥剑沙场,战功赫
- 秦国将功燕,太子丹惧之,遂夜不眠,欲刺秦而安。招贤者,纳英士,杀秦而封万户侯,得千金,其子亦可继其位。瞬之,善刺
-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激励自己:我要让人生有模有样,让人生充满意义。于是,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努力着。哪怕是以无限的
- 摘要:做事,“多多”未必“益善”。在我们的
- 生活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人总要学会面对自己,美丽也好丑也罢,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你的气质和素质,要做一个有内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