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与唯心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中国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向来是并存的。在做学问的人那里,二者往往成为他们争论的中心。然而近来似乎有些改变了。
现今的中国是信奉唯物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我想与客观主义的精神并无多大联系,只是因为潮流和教育。不知别处的老师如何,我所见的老师说话大都带了绝对的语气,以至于我执拗地认为现今的教育便具一种过分主观的态度;而唯物主义又是为现今教育所认同的,故而学生们便具了所谓唯物精神。
那么,唯物是为哪些定理所支持呢?相对论、牛顿三定律以及高中教材外的种种大家之言?其实我一直有疑问:这些便是真理了么?是多少次实验、多少的数据在支持这些理论呢?我不知道,所以不具备批评它们的权力。可我所知道的很多人,也同样不知,却可以以绝对的口气告诉旁人,这是对的,并且又要引到物质不灭的唯物上去了。这种人依我看,是最要不得的,然而在现今的中国是太多了。
说了这么多,好像我也成了唯心的“怪人”了。其实我骨子里还是唯物的,这也是拜教育所赐。但是,那些看了前文,大骂我愚昧的“唯物者”也是从骨子里唯物吗?
我觉得唯物和唯心是可以和哲学拉上关系的。唯物实际上是从客观的角度看问题,而唯心者过于自我为中心了(我听说唯心的根本论点便是人的意志决定外物客观存在,这实在难解,不过也非常人可推翻)。就这点而言,中国其实还是讲唯物的胜地。无论从讲话的“准确性”看,还是从更植其骨髓的利己性来看,中国多数人都是讲的唯心。譬如两个朋友,缝人便说他如何好他如何好;却因一次吵了架,破裂了,谁也不理谁,于是缝人便说他怎么坏怎么坏。你看,他的意志不是决定了别人的客观存在了吗?
我觉得我还是挺无聊的,写这样挖苦人的文章便是证据。并且我的日子以无聊居多,所以各位还是小心一点,说话不要因没根据或坏心眼犯了错,被我这样的人逮到耳根子又要受罪了。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屈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
- 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喜欢胡思乱想,自己总是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人生会有那么多的十字路口而自己总是面临着抉择。之所以喜
- 雾疏漫,雨空蒙。 泥泞路上,一只足印,黯然默存。 ——题记 雨雾朦胧,长空暗淡。周
- 一、邂逅 有人说:邂逅是造就伟人的条件。因为有偶然的发现,就是这个偶然成为了创造伟人的一座基石。 偶然,道尔
- 我不喜欢去邮局银行等这些部门。在那里,我不忍心看到工作岗位上的几尊“雕像”,他们对人实在
- 就羽翼未满的新中国来说,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一段充满着血腥的历史。浓浓的鲜血过于沉重,那残留下来的气味自然久久难以散
- 友谊是什么?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是我们压力的流泄口,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
- 痛苦往往能够让有志者坚强,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世界上这样的人数不胜 数。台湾著名画家谢坤山,从小家境贫寒,不得不
- 谁的眼又触的了谁的眉 谁的笑容抵得了谁的泪 谁的心载得住谁的轮回 谁的掌纹赎得回谁的罪 日子在夜风中斑驳
- 陌上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冷月下,却只见一梨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灭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
- 本来我对“快女”没什么兴趣,可前些天的一些所谓“ * 性的娱乐新闻&rdquo
- 前不久听到一句颇似经典的名言“年轻是一种态度!”只是它不禁让我想问:年轻到底该有怎样的态
- “如果你不同意,没人能让你自卑!” ——题记 生命的翅膀是在
-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是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小
- 春去秋来,寒暑易节,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以至于有些人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都有些麻木了。然而,人们在忽视这些现象的
- 败,不是阳光中的阴暗处,而是清晨海平面下的金黄;败,不是美玉中的瑕疵,而是琥珀中的昆虫;败,不是马路上的绊脚石,
- 前天日正在拜读韩寒的作品,无可否认,韩寒在写作这一方面确实有才。从韩寒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国家应培养专才,而不
- 大千世界,精彩纷纭,然而在纷纭繁杂的世界中露出了丁点的微光,让我看清了人的另一种本质。 于微光中我看见了四个人
- 茶没有咖啡的浓烈,没有汽水的甜腻,没有白酒的辛辣,唯有幽幽的香气和微苦的滋味。茶的芳香和甘冽需要你细心地品尝。
- 为什么成功来自谦逊呢?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很明确地指出了学无止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