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的盘点
作者:不详 (字数:600字)
刚读了乔叶的随笔《盘点愿望》,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者翻起18岁时的日记,发现了曾经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的愿望,随意也复杂。虽然这些不尽完成的愿望或许只是反映作者18岁时比较强烈的趋向或愿望,但作者并不认为这些愿望的重现不具有任何意义。
我有比较明确的愿望,大约是在初三。那时的自己也曾冲动地罗列出许多美好的愿望,但实际情况是高三现在,那时那些愿望却依旧遥不可及。有些愿望也曾力行,终因时间的侵蚀而不能坚持;有些愿望也只是对当初沉浸其中的某些事物有感而发的仅仅三分钟热度的一闪之念,一觉过后便抛诸脑后。
现在自己依旧有愿望,但与以前相比已是大相径庭。或许愿望中始终夹带着当时时段的强烈的渴望吧。我希望自己练会篮球那几个招式把博客装饰得小家碧玉把游戏玩出点成绩看完几本感兴趣的书籍最后不落下去一所如愿的大学。诸如此类,林林总总。
“看着这些平凡的愿望,我忽然涌出一种深深的感动,为自己。我知道,这些愿望是善良的,是勤谨的,是纯真的,是洁净的。它们不轻浮,不恶劣,不卑鄙,也不狭隘。它们代表着多年之前的我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和热爱,也饱含着我对未来自己的珍视和尊重”作者如是说。
我想我写下自己的愿望的初衷是认识到自身是多么的平凡平庸后努力摆脱自甘平庸落于平凡的状况然后拥有特立独行的资本,这种初衷很快便已在青春的深处扎根。
或许我的愿望一些不会实现,但多年以后当我盘点它们审视自己,我定然会躬身自省,思索自己的得失,回眸心灵和人生的旅程。
标签:愿望,人生,读后感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一股潮湿的水汽轻烟一样飘散,一种温柔的情愫冰霜一样消融一种淡雅的忧伤醇酒一样散发……
- 李桂林、陆建芳,两个普通的名字,两个不普通的人。 人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他们
- 翠绿的山,清澈的溪水。孕育着茶峒小镇一班厚实而又朴素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hell
- ——读菖蒲《相思门》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
-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晚秋的夜,凉如水。天上的银河清幽冷寂。一声声古韵琴调,荡漾
- 看了萌芽上《片片碎裂的拼图》,心中着实羡慕了老长时间。文中主人公的爱情正是我朝思暮想的,那是以种心灵上的寄托,向
- 读完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顿觉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一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在敦煌莫高窟中已沉寂了许久的经卷、
- 在黑暗的天空下,你在无奈的呼喊,曾经的“和平”,随着老人的逝去而消逝! 我们生活在和平
- 看完《诛仙》后,最大的感动莫过于情感的触动。 当陆雪琪一身白色,配着那冷漠的脸孔,双手挥舞着剑决,蓝色的辟邪剑
- 影子是暗黑。 把自己深埋在影子里,在影子里露出仅剩的一双黑水晶般的瞳眸。一轮鲜红的圆月陪伴我,空气弥漫血的气息
- 以生命为中心,自身为半径重复画圆。穿越时间和世俗的残缺。爱和勇气便回归在一个洒脱的人身上。 他,就是史铁生。
- 我合上书,闭上眼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浮现着的,是斯科特一行人在暴风雪中奋勇前进的身影。 这篇文章讲述了
- 偶然看到济公,那个近似于疯癫的 * 。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看到他,总是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仿佛人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 看过《是谁杀了我》,感觉它就是在为罪犯喊怨。 《是谁杀了我》就是在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导致犯罪的年轻人出现:家长的
- 最近拜读了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一个问题随之紧紧萦绕于心:试想要是将这部着作按戏剧的分类来把它归类,那么它
- 阅读是一个反刍的过程。 当时我们并未注意的故事和情节会那么契合地诠释我们很多年以后才有的心境。于是,一种惊喜和
-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得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
- 当非洲的大草原、亚洲的原始森林深处传来喧哗嘈杂的人声狗吠,或其它突如其来的声响时,几乎所有的动物或凝神屏气,或悄
- 一直不曾注意到窗,只是觉得窗太普通了,不值一题。但读了钱钟书的《窗》后,我才渐渐发现窗里面有另一个世界。 《窗
- 哪一本书可以获得这么崇高的声誉?——2004年美国青少年题材最佳文学作品;2005年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