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之境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偶然看到济公,那个近似于疯癫的 * 。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看到他,总是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仿佛人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又仿佛一切都已在他的掌握中,因为你看不到他深思熟虑的时候。他不像人们那样算计,脸上带着浪漫无拘束的笑,只是一挥扇,一口气,坏人就乖乖的了;他也不像得道成仙的大士,有着出众的外表,一个小巧的葫芦,一把破烂的扇子,一身褴褛的衣服,让人总也想不到他的法力会那么的高深。在所有的神仙里面,济公是唯一一个普渡众生却不居高临下的,我的意思是,他不是荫蔽四海,福泽八方,可以救万民于刹那,就像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瞬间捐出了他的所有财产,于是所有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于是这个人被所有人顶礼膜拜;他更像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在平凡简陋的乡间出没,遇上了他就要管,然而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是绝顶的武功,不平事也可以被轻易解决。
也许可以这样认为,济公也是神仙里面最为超脱的一个。其他的神仙,无论在什么时候出现,不是腾云驾雾,就是光芒四射,他们华丽或素净的装束,知书达理的话,多多少少有些道貌傲然。济公给人的感觉,却几乎是一个乞丐,虽然以他的本事,可以有更体面的穿着,更崇高的地位,但他几乎是执着地固守着他寒碜的形象,物质上的追求于他好像只有酒;他的法术不伤人,甚至可以说是逃避,但兜过一个大圈子,好人得到了好报,坏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就此就停止了。他不会让富人倾家荡产,也不让穷人飞黄腾达,只是不要太过分的事,该遵守的世俗的规矩他还是照样遵守。
济公是一个理想的化身,他更接近于是穷苦人的作品,而诸如玉皇大帝的神仙,则更像是现实的影射。他总是适可而止,保持着中庸之道。他只是一个幻想,像一个人在绝路时的期望,所以是简单的;当人们可以闲适的生活了,他又不见了,人们说这是云游四海,所以他又是自由的;他是真正逍遥的人。
所以想起在山林中的隐士,我就觉得好笑,既然他们那么厌恶世俗,既然他们在山林中那么逍遥自在,为什么要选择诗画这样一个受世俗追捧的载体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呢,他们不会想到世俗之人会玷污他们的作品吗?也许他们的逍遥,总还是要世俗认可的吧!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一本让你学会理财的书,一本让你学会预算现金的书,一本让你学会如何去买保险的书——《管好你
- 读村上的作品是友人荐的,他借了我本《且听风吟》,说是让我感受村上的文风。我是一个感性多一点的欠理性的生物,故往往
- 两个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机会相遇?若如几何图形中两条平行线,无论等待多少轮回,终究有缘无份;若如十字路口,在人群
- 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我平庸,我快乐》,思着平庸与快乐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
-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伤城——伤心之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伤城!”
- 看到《小妇人》这个标题的瞬间,我便认为它讲的不外乎就是某个妇人的悲惨命运,就像《茶花女》,就像《娜娜》。但上帝却
- 我有一本《 * 选集》,是我放在床头经常翻阅的。 去年路过学校的跳蚤市场,就过去随意的翻了翻地摊上的书,顺手拿起
- ——读《项链》有感 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了莫泊桑小说集,伴着贝多分的《命运》,我轻松地
- 读完这本书,我哭了好几次,泪水打湿了一大片枕巾。第一个让我流泪的地方是有庆给他老师输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么懂
- 人,从出生起就已经在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在孩提时代,那颗爱的种子茁壮成长,并绽放出博大而自然的爱之花,是那么的纯
- 《中日夏令营较量》讲述了发生在1992年8月的一次夏令营,读过以后令我思绪万千。文章主要写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蒙
- 读完《珍珠鸟》,我终于明白了信赖在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rdqu
- 一本书的美好,最好能让人想到童年。 在我们都是孩子的时侯,在大家以一种无知而期盼的眼神迎接未来的时侯,在我们一
- 当我读完《羊脂球》这本书后,不禁对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产生怜悯之心,而对贵族阶层丑恶肮脏的人性感到憎恶,心中不时感到
- 读余秋雨的作品,就象是在享受一场文化盛宴,又象是在聆听一个敦厚长者的谆谆教诲,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个虔诚的信徒,怀
-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有很长时间拒绝写文字了。不是因为太忙碌,也不是因为思维停滞。而是无从下手。 我们,一大群人
- 朋友,你是否会想到:一只蝴碟扇动翅膀,竟会引起太平洋上一场大风暴;踩死一个小甲虫,会改变人类历史;给一个十恶不赦
- “如果投票中最后一票不是赞成死刑,那么我会怎样,中国人民会怎样,世界会怎样。审判之前,我们11位法官
- 行文,是总结倾泻于笔尖的记忆。 因而我们所读到的好书多半是润藉了的思绪,平静了的情感。并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 一个被活活饿死的人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地方?在以前,我一定会认为这种人能力不足,死有余辜。但看完《品质》后,我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