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名著有感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便要每个同学都能养成一个“好读书”的好习惯。大量的阅读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近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著作,感受颇多。
“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
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
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也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无暇照顾他,他便自我放纵,学习不认真,作业不做,和同学打架。当了解到这情况后,我立即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找机会与他谈心,时常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问寒问暖,鼓励他学习。慢慢的,他对学习不再马马虎虎了,一天天进步起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们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面对着不成熟的少年儿童,面对着正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他们,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从小,我家的家教就十分严格。 在我七八岁时,家人就会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时我并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直到
- 初二(1)班 黄嘉仪 拥有一个茶色小熊的小念,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小念因为家庭的一些遭
- 你们看过《猴子和蜻蜓》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太精彩了,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只蜻蜓,飞的太久了,很疲劳,就落
- 早在20世纪中叶,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察,利
- 昨天,我学了一篇名叫《七颗钻石》的文章,使我深有感触。 课文主要讲了:很久以前,地球发生了一场大旱灾。一位小姑
- 奉化市居敬小学603班王斯捷 曾经爱读《三国演义》,只是因为喜欢他们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场面,而现在,更多的是喜
-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谁动了我的奶酪》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
- 在那个下着雨的秋日,他来到了我的身边,心便随着窗外的雨丝带着点点的酸涩、甘甜与清淡缓缓飘落,溅起一地名侦探的水花
- 沈小三(7)班陆柯树 寒假里,我看了《精灵鼠小弟》这本书。它讲的是在美国纽约住着普通的一家人,斯图尔特和他爸爸
- 灵魂的冲击 ——读安妮宝贝《告别薇安》 高一(10)班王奕琎 我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
- 前些天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中国资本运营问题报告》这本书,颇有感受。 这本书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
-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包括《德伯家的苔丝》,都
- 由贵族到骑士 ——读《唐吉诃德》有感 由贵族到骑士,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好好的贵族会变
- 读自然亲切的文字,对我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想,人们大概都会期盼一份来自亲历的述说,期盼一份来自内心的清澈。
- 不朽的传奇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初一(七)班李嘉欣 喜欢鲁滨逊很久了,初识
- 《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
- 高二(3)班魏佳胤 如果你爱看悬念故事,那对于希区柯克你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吧?是的,他就是被举世公认的&ldqu
-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过路的人们,踩在微有潮湿的
-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
- 经济学家,重之何为? ——读《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有感 有一次和一个读经济学的朋友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