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与困惑
作者:不详 (字数:1300字)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
那你呢?
回忆一下十年以前的你……
再看看现在的你……
是否想过十年之后,你又会怎样呢?
——题记
自从人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在尝试变化的辛酸与快乐。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你可以抱怨牢骚、满腹;面对变化,你可以更加浮躁;面对变化,你还能否思考?
你的工作、你的财富、你的幸福、你的梦想、你的爱情、你的学识,或者仅仅事你的一份心情……
是谁改变了他们,究竟是谁动了你的“奶酪”?
你会困惑还是改变?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变化的世界中,你会产生更加复杂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困惑,在这些困惑和变化面前,你怎么处理呢?
“奶酪”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前一种比喻,拥有奶酪,就拥有了幸福。然而“奶酪”时常和我们做游戏,时常让我们感受到失去它的重要。在这时,“改变”兄弟又从我们的“奶酪”中跳了出来。它使我们的奶酪在一夜间化为乌有,让我们不知所措。
有人却停留在原处,用陈旧的信念在那里等待奶酪的再次出项,他们不想面对眼前的事实,只想回避这一切。对他们来说,失去奶酪,意味着他们失去悠闲的生活;意味着失去他们的荣誉。这就是我们聪明的人类,在奶酪面前做出的无谓挣扎。
有些人却只是发现没有奶酪是可避免的情况,他们并不对此做什么全面的分析,而是用最愚昧、最简单的方法―――用新的方法再次找会自己的奶酪。他们也决定随之而变化。这显现了我们人类简单的一面。
面对改变,我们也应该从容不迫的改变自己。因为世界在不断的改变,人们为了适应社会,适应世界,我们应该做好改变的准备,以次付出行动。因此我们不能再困惑下去了。不要被眼前的问题冲昏头脑。我们应该振作,使有清醒的头脑,用最笨的方法再次寻找生活中的奶酪。越早放弃旧奶酪,你将会更早发现新奶酪。
NBC电视节目主持人查理?;琼斯早期报道田径项目。为此,他在这个项目上非常出色。突然有一天老板告诉他改播跳水和游泳项目。因为他对这两个项目完全不熟悉,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挫折感。他非常恼怒,整天沉侵在一个悲伤的空间里。你瞧,我们愚昧无知的人类,对改变奶酪后心情的突变。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同情呢?
在这个世界,用面对突飞猛进的变化。我们人类应该停留在原地还是以陈旧的信念寻找自己的奶酪呢?不是吧!变化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预见变化,应该随时做好奶酪被那走的准备;追踪变化,应该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变质;尽适应变化,应该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更早享有新奶酪;改变,应该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享受变化,应该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画换下来
- 欣赏《杜威教育名篇》,感觉自己一边读着,一边对其中的遣词造句都要一一品味、琢磨才能似懂非懂地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联系
- 记得,第一次接触《论语》有关内容还是在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dq
- “那榆阴下的一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是现 代诗
- 别让自己的四十岁充满更多的遗憾 ——读李希贵“为四十岁做准备“
- 翻开书,走近只有他们才有的成长足迹,仿佛走进另外一个世界。从幼儿园到学校,从伙伴到同学,从友谊到知心,在我们这代
- 人生路上,免不了会有一些困难,那每个人不同,解决的办法也就不同。 我就很佩服《“诺曼底&rdquo
-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好好去利用,就会荒废。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命不如别人好,便自暴自弃,最终落个一事无成的下场,
- 愚公不愚 ——《第二次龟兔赛跑》读后感 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四(3)班沈慕香 《龟兔
- “曹刿论战”的故事众人熟知,曹刿是个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
- 母爱是神圣的。母亲不仅给予我们生命,不仅哺育我们成长,不仅分担我们的压力,而且是我们心灵的依靠和力量的源泉。在各
- 性定菜根香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高桥镇小学瞿神尧 读《于丹〈论语〉心得
- 这本书我早已读过,这次去了北京回来,再次翻开那略带陈旧的封面,重新在那泛黄的纸页中找到了作者的那几许无奈。 记
- 匆忙中竟以走过13个春秋,而与他们的相识既是在这人生的雨季。第一次。当我第一次捧起这些已被刻进生命的作品时,我的
- 又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在书架上迷茫了整整二十四年,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书架正中间,因为它不在
- 《常态下的不同寻常》这篇文章写的是特级教师刘可钦的常态教学中的不同寻常。刘可钦是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书记,
- 《精灵鼠小弟》这本书讲述的是:在美国的纽约,住着利特尔一家,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他们第二个儿子一
- 重视“交际之花” &n
- 最崇高的母爱 ——读《求求你,请等一下》后感 宜兴市闸口小学五(1)唐艳 我读了《
- 经济学家,重之何为? ——读《经济学不能承受之重》有感 有一次和一个读经济学的朋友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