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不详 (字数:1400字)
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
――《三国演义》
街亭的失守,我认识到两个问题:
一是纸上谈兵。
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但在打仗时,不听别人的劝告,执着地坚持自己的错误的决定,“山上屯兵”。让司马懿有机可乘,围攻马谡,夺取街亭。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轻率所致,他也难辞其咎,最终不得好下场。
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前车可鉴。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历史总是在人们的不留意的时候重复着。
某招聘广场的部分摊位,除了学历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应聘者用英语与招聘人员交流。不少负责人告诉前来的记者,很多应聘者的学历高于要求,过了大学英语六级的不少,但能流利地与工作人员交谈的屈指可数,大多都是结结巴巴的,如果他们不说,都不知他们过了六级……这不是现代版的“纸上谈兵”吗?
二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街亭的失守,诸葛亮、马谡都验证了这句话的准确性。
“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若当初诸葛亮遵照刘备的遗言,不重用马谡,街亭就不会失;若街亭不失,或许蜀国的历史会截然不同。
马谡在实施行动前,若听取王将军的忠告,街亭就不会失。
古人所说的话总是很有道理的。
某商人在服装界里,大展鸿图,独占鳌头,让他挤进百万富翁。可后来,他认为既然在服装界能有如此辉煌成绩,那在其他行列必定也能占一席位。于是他决定挤身电子行业,他与合作伙伴商讨时,只得到绝对的反对;与家人商量时,只得到零星的支持。他始终执着,成立了一家电子公司后,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他将他经营服装的方式硬搬到经营电子业中,也不顾公司里成员的反对,最终他一败涂地,连自己的家业也赔了大部分……
历史的长河,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反思……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句俗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滴水穿石的典故更是广为人知。 滴水的力
- 《爱的教育》读后感――爱的人生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
-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可现在许多家长都认为;“整天就知道玩,耽误了学习怎么办?&
- 寻找和平与希望 ——读《铁丝网上的小花》有感 初三(3)班蔡婷婷 瓢泼大雨在屋外&
- 真情、真实、真挚、真切 ——《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近日阅读季羡林先生八十年散文作品
- 记得读《幻城》的第一遍是2003年的最后一天。依稀记得当初怎么也不肯看。在哥哥的劝导下,翻了第一页。然后,泪水肆
- 这几天,我读了现代作家——秦文君的着作《女生贾梅》。贾梅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 高二(3)班魏佳胤 如果你爱看悬念故事,那对于希区柯克你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吧?是的,他就是被举世公认的&ldqu
- 看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伟大的母爱》,如纤纤细手拂过平息的琴弦,心久久 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多想高呼一
- 儿时的我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略知一二的“小才女”。在老师、叔叔、阿姨的眼中,我一直都是
- 俗话说得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其意白见。但碍于《水浒》、《三国》等从牙牙学语起
- 杨思中学李善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
- 我读了《莫忘致谢》这篇文章后,使我深有体会,也让我明白了做人最起码道德和修养,就是:在别人给你礼物或帮助你时要学
- 父母、教师常常教育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通过读中国作者张立涛写的《热带雨林大追捕》,我才更彻底懂得这句话
- 今天,在办公室看了一本书《〈幼儿喜欢的教师教育行为〉》,读完后,我的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 首先,我感到现在的教
- “我们过着尘埃喧嚣的生活,心灵太多的负累,渴望夜晚地明灯照在这温暖地书页上,让我们沉醉于
-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个人传记. 作者倾其思想,坦露着一颗透明的灵魂来书写他人生的点点滴滴与坎坎坷坷的。他
- 今晚,我在电视南方一台的今日一线报道《沉迷网吧亲子杀母》,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愤怒,我为什么愤怒?你以为我早恨那位青
- 杭州德天实验小学董凤玲 在一次学校业务学习会上对"陶行知先生及他的教育思想了解有多少"的问
- 今天,我在《读者》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母爱等于0。018秒》,文章讲述的是:2005年9月5日,陈静送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