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道滘镇四联小学六(1)班叶嘉威 书,像春天的温馨,令人回味无穷;书,像夏日的热情,使人倍感兴奋;书,像秋天的果
- 一直都很喜欢向日葵,喜欢每天清晨看着它们缓缓地随着阳光移动,向着光明,向着希望。偶然的一天,我发现了一朵不理会太
- 青色的藤蔓相互缠绕,小石潭的流水“叮咚”作响,偶有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沙&
- 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金银岛》 金城镇中心小学四(5)班黄湘钰 暑假中,
- 嗨!终于放假了,紧张了四个月的大脑终于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了。在这个暑假中,我是上午写作业,下午出去玩。怎么样,安
- 2月6日,爸爸请我和大表弟诸奕翔、二表弟郭成看《精灵鼠小弟2》玛格露(马德罗)、凶很的鹰以及不吃老鼠的家猫这四个
- 今天,我有幸读到《爱的教育》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有100多个小节,我为了看完它,可没少花时间,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作
-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是一部以小窥大、以微观细节性的手段实现宏大目的著作。作者仅选取了一个视角—&
- ——读卢梭的《爱弥儿——论教育》有感 卢梭是18实际法国近代资
- 度假区中心小学《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
- 本学期,我们的王校长给大家推荐了好几本著名的教育专著,建议我们要抽空学习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就是其中的一
- 连日来,大雨滂沱,有许多地方破了圩,妈妈担心住在石桥的姥姥的安全,催我去那里看看。 我赶到车站,正是中午时分。
- 品格即命运——《培养品格》读后感 利用假期时间能静心地读一本书,实在是一件很好的事
-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上完课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啊!别人朱自清已经那么有名了,还后悔
- 读了《在炮兵阵地上》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本文主要讲了彭总是查东海前哨炮兵阵地时,发现 * 库修在阵
- 《理想啲风筝》,光是念题目,就有着新鲜而深刻啲涵义。 每個人都有理想,這裏啲一位老师少了只腿,可他不气馁,把理
- 暑假里,读了一本《狼图腾》,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狼图腾》是一本可以激起人热情的书,这本书我是在一种奋亢的情结
- “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读到这里我似乎看到长城外与胡人
- 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之所以整个社会大家庭都存在着爱的气息。爱是我们大家心灵的呼唤,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语言。
- 走近《婚姻法》 —读《21世纪婚姻家庭关系新规制》 婚姻是生命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载体,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