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军
拼音:zhì jūn
繁体字:制軍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编制军队。 2.明清时总督的别称。又称"制台"。详细解释
制军 zhì jūn ㄓˋ ㄐㄩㄣ国家依定制编成的军队。
《周礼.夏官.大司马》:「制军诘禁,以纠邦国。」
网络解释
制军
制军,明、清时期总督的称呼。明初,用兵时置总督,事毕即调他处或裁撤,嗣后设置渐广,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曾改称总制,俗称制台。下属则尊称其为制帅、制宪或督宪。

猜你喜欢
- 愚惷是什么意思
- 饮候是什么意思
- 连娉是什么意思
- 鋭冽是什么意思
- 餽送是什么意思
- 法律意识是什么意思
- 一物降一物是什么意思
- 瑶缾是什么意思
- 讽劝是什么意思
- 灶丁是什么意思
- 迫遽是什么意思
- 山畋是什么意思
- 谨护是什么意思
- 题授是什么意思
- 鲭鳀是什么意思
- 文组是什么意思
- 允帖是什么意思
- 槃根错节是什么意思
- 施济是什么意思
- 绯衣是什么意思
- 金叶子格是什么意思
- 规谏是什么意思
- 阴岸是什么意思
- 受具是什么意思
- 宣慈是什么意思
- 铁鞭是什么意思
- 旧前是什么意思
- 漫无边际是什么意思
- 兼权尚计是什么意思
- 望尘靡及是什么意思
- 亮富是什么意思
- 八八席是什么意思
- 窃密是什么意思
- 凿凿可据是什么意思
- 二太爷是什么意思
- 恋空桑是什么意思
- 莫愁湖是什么意思
- 鸭跖草是什么意思
- 会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