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螽斯是什么意思 螽斯的解释

螽斯

拼音:zhōng sī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螽斯 zhōngsī

[long-horned grasshopper] 绿色褐色昆虫,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

详细解释

螽斯  zhōng sī   ㄓㄨㄥ ㄙ  

直翅目螽斯科的泛称,约有三千种。体呈绿色、棕色灰色触角等于超过体长,具长翅,生活地面、矮草上或灌丛中。雄体鸣声来自覆翅互相摩擦。有草螽尖头草螽和盾背螽斯等。

诗经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或亦指祝子孙盛多之诗。首章二句为:「螽斯羽,诜诜兮。」螽,音终。螽斯,蝗属,能以股擦翅作声

英语 katydid or long-horned grasshopper (family Tettigoniidae)​

德语 Laubheuschrecke (S)​

网络解释

螽斯 (昆虫纲动物

螽斯中国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质,较脆弱,前喙向下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一对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
体长 10–50mm,多为圆柱形,略侧扁。头为下口式。触角一般长于体长。复眼 1 对,通常单眼不明显,少数种类单眼明显。咀嚼口器下颚须较长,分 5 节,下唇须 3 节。前胸背发达,多为马鞍形有的向后延伸,有的较短,通常前缘向前凸,后缘圆角形;有的沟后区隆起。中胸与后胸腹板有的较平,有的骨片隆起。前、中足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足的背、腹面具刺和距。跗节 4 节,除露螽亚科外,第 1–2 跗节均具侧沟,有的具跗垫。
0
纠错
手机版 螽斯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