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征
拼音:yù zhēng
繁体字:預徵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犹预兆。 2.谓先期征收赋税。网络解释
预征
预征是在课税对象未实现之前,先期课征税收的财政手段。最早始于唐代的青苗钱。代宗时,国库空虚,官俸不给,广德二年 (764年) 初税青苗。即不待秋收,先向青苗课税。以后岁以为常,成了田赋附加税。宋称预征为“预借”,有预借酒息钱、坊场钱,预借民税,预借职田租等,尤以南宋高宗(1127—1162) 时期为甚。

猜你喜欢
- 有尺水行尺船是什么意思
- 曲子相公是什么意思
- 杈桠是什么意思
- 稚秋是什么意思
- 乳卵是什么意思
- 放恕是什么意思
- 洞见症结是什么意思
- 必留不剌是什么意思
- 愁绪如麻是什么意思
- 骄扬是什么意思
- 空耗是什么意思
- 床公是什么意思
- 喑聋是什么意思
- 钧播是什么意思
- 清平乐是什么意思
- 贼去关门是什么意思
- 红芍药是什么意思
- 轮回道是什么意思
- 规银是什么意思
- 蜗庐是什么意思
- 瞻讨是什么意思
- 瓶盏病是什么意思
- 江鲜是什么意思
- 闺字是什么意思
- 节人是什么意思
- 画额是什么意思
- 贤正是什么意思
- 浑敦氏是什么意思
- 测定是什么意思
- 罚筹是什么意思
- 洪都是什么意思
- 風脆是什么意思
- 违时绝俗是什么意思
- 总量是什么意思
- 目疾是什么意思
- 鸟服是什么意思
- 仙仪是什么意思
- 跑泉是什么意思
- 曲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