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
拼音:tián fù
繁体字:田賦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田赋 tiánfù
详细解释
田赋 tián fù ㄊㄧㄢˊ ㄈㄨˋ网络解释
田赋
田赋是中国旧时政府对土地征收的税。春秋时期,鲁宣公十五年 (公元前594年)“初税亩”。鲁哀公十二年 (公元前483年)“用田赋”。战国时代,“訾粟而税”,是按土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产量征课收益税。秦汉魏晋南北朝称土地税为田租。此后,官田称租,私田称税。魏晋南北朝实行租调制。唐代不仅田有租,而且还征地税。租庸调制终止后,田租及庸、调列入户税;地税和各种附加合并,分夏秋两次征收。

猜你喜欢
- 佣丐是什么意思
- 抱椠是什么意思
- 谴祟是什么意思
- 凝沍是什么意思
- 曩时是什么意思
- 降情是什么意思
- 制国是什么意思
- 霜剑是什么意思
- 放纵驰荡是什么意思
- 剡锐是什么意思
- 搞定是什么意思
- 亵语是什么意思
- 五爱教育是什么意思
- 蔑辱是什么意思
- 仪相是什么意思
- 险人是什么意思
- 百禄是什么意思
- 庵舍是什么意思
- 华誉是什么意思
- 窕名是什么意思
- 渭阳之情是什么意思
- 扫刷是什么意思
- 红衣礮是什么意思
- 河路是什么意思
- 横犇是什么意思
- 十家是什么意思
- 图赖是什么意思
- 东市是什么意思
- 疏冗是什么意思
- 骑士是什么意思
- 卑细是什么意思
- 养耳是什么意思
- 瓶玩是什么意思
- 无量劫是什么意思
- 犯难是什么意思
- 号志灯是什么意思
- 毕扈是什么意思
- 灰颓是什么意思
- 论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