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功
拼音:yì gōng
繁体字:議功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古刑法中八议之五。谓对有大功之人﹐审议其功勋以减免刑罚。 2.论功。网络解释
议功
议功是中国封建法律对有大功于国家者犯罪可减轻刑罚的一种特别规定。源于西周的“议功之辟”。废于秦汉。自三国魏新律入律,为八议之五,相沿至明清改为八议之三。“功”,唐律谓“有大功勋”。明律谓“能斩将夺旗,摧锋万里,或率众来归,宁济一时,或开拓疆宇,有大功劳,铭功太常者。”犯十恶罪者不依此律。

猜你喜欢
- 酱坊是什么意思
- 豫寝是什么意思
- 頽光是什么意思
- 燕山颂是什么意思
- 势倾朝野是什么意思
- 奇逸是什么意思
- 保得定是什么意思
- 天上人间是什么意思
- 徼灵是什么意思
- 热升是什么意思
- 高驾是什么意思
- 六霙是什么意思
- 骄穉是什么意思
- 轻藐是什么意思
- 软心肠是什么意思
- 若或是什么意思
- 遗露是什么意思
- 攘狄是什么意思
- 文烛是什么意思
- 盾鼻是什么意思
- 漰湱是什么意思
- 析肝刿胆是什么意思
- 夷灶是什么意思
- 果是是什么意思
- 络绎不絶是什么意思
- 薄曲是什么意思
- 铁笛是什么意思
- 嘻笑怒骂是什么意思
- 禊日是什么意思
- 一官半职是什么意思
- 出奇划策是什么意思
- 贺跋支是什么意思
- 犯禁是什么意思
- 互辞是什么意思
- 月校是什么意思
- 太阳神是什么意思
- 北雁是什么意思
- 展视是什么意思
- 滑车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