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制
拼音:yì zhì
繁体字:議制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 2.礼仪制度。议﹐通"仪"。 3.讨论制宪。网络解释
议制
yì zhì ㄧˋ ㄓㄧˋ议制(议制)
(1).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南史·谢弘微传》:“被举之身,加以禁锢,年数多少,随愆议制。”《旧唐书·刑法志》:“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
(2).礼仪制度。议,通“ 仪 ”。《晋书·李重传》:“先王议制,以时因革,因革之理,惟变所适。”
(3).讨论制宪。《清史稿·职官志序》:“ 光绪 变法, 宣统 议制,品目张皇,掌寄纷杂,将以jing*国,不益嚣乎?”


猜你喜欢
- 驱磨是什么意思
- 私议是什么意思
- 拌唇撅嘴是什么意思
- 雕瓠是什么意思
- 莱妇是什么意思
- 缵述是什么意思
- 本属是什么意思
- 头直上是什么意思
- 秋醪是什么意思
- 昼昬是什么意思
- 输虑是什么意思
- 蹩脚货是什么意思
- 舍身求法是什么意思
- 裒缀是什么意思
- 鄂君船是什么意思
- 蛊干是什么意思
- 足趼是什么意思
- 圣善是什么意思
- 镯头是什么意思
- 惠赐是什么意思
- 颠骨子是什么意思
- 意兴盎然是什么意思
- 禊馆是什么意思
- 新生代是什么意思
- 均衡是什么意思
- 履穿踵决是什么意思
- 曲高和寡是什么意思
- 贵官是什么意思
- 艰阻是什么意思
- 龙阵风是什么意思
- 怀迟是什么意思
- 盛水不漏是什么意思
- 讥刺是什么意思
- 七步是什么意思
- 午刻是什么意思
- 阐谐是什么意思
- 鸾林是什么意思
- 凫臇是什么意思
- 肉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