蓪草
拼音:tōng cǎo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通草。小乔木。茎含大量白色髓。叶大,下面被毛。冬季开花,花小型,黄白色。核果小球形。树皮可造纸,采髓作薄片,可制通草花或其他饰品。髓亦可入药。网络解释
蓪草
蓪草(学名:Tetrapanax papyrifer),又名通脱木、木通树、通草及天麻子等,是常绿灌木,五加科蓪草属内的单属种。这是台湾的特有种,而且还广泛种植于东亚的其他地方。它能生长到3-7米高,通常在大型叶片顶端(表面上类似手掌冠)的无枝的茎上有着直径2厘米的莲叶丛状果实。叶片长约40-60厘米,叶柄,叶片圆形, 30-50厘米宽,巧妙的掌状波瓣有5-11个基本叶,每叶通常有辅小叶 。它从地下的根系用芽广泛地传播。

猜你喜欢
- 锯片是什么意思
- 冻树是什么意思
- 鳃盖是什么意思
- 河朔饮是什么意思
- 拜石是什么意思
- 背货是什么意思
- 又弱一个是什么意思
- 戏话是什么意思
- 跑种是什么意思
- 空阒是什么意思
- 淡飰是什么意思
- 栗烈觱发是什么意思
- 槱薪是什么意思
- 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是什么意思
- 摄政王是什么意思
- 琼剧是什么意思
- 停僮是什么意思
- 希旨是什么意思
- 悲蹙是什么意思
- 虬柯是什么意思
- 中经是什么意思
- 受权是什么意思
- 市学是什么意思
- 少可是什么意思
- 送传是什么意思
- 铎辰是什么意思
- 三韩纸是什么意思
- 讣电是什么意思
- 乾爹是什么意思
- 天赋是什么意思
- 私有是什么意思
- 剧组是什么意思
- 洗沐是什么意思
- 耳鬓厮磨是什么意思
- 鸦山是什么意思
- 乡贵是什么意思
- 盛服先生是什么意思
- 港湾是什么意思
- 剩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