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词典解释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 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郑玄 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 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明 李贽 《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儘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訕,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成语解释


猜你喜欢
- 锡婚是什么意思
- 锡衰是什么意思
- 虎狼之国是什么意思
- 胆干是什么意思
- 甘肃是什么意思
- 三十六是什么意思
- 窭国是什么意思
- 屏摄是什么意思
- 零售是什么意思
-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什么意思
- 炕床是什么意思
- 雅徒是什么意思
- 瞽师是什么意思
- 靖兵是什么意思
- 审諟是什么意思
- 春禊是什么意思
- 逼压是什么意思
- 失貌是什么意思
- 凋惨是什么意思
- 骚驿是什么意思
- 站住是什么意思
- 袍花是什么意思
- 避怨是什么意思
- 豪望是什么意思
- 箭栝是什么意思
- 遥夜是什么意思
- 疏宗是什么意思
- 秦川是什么意思
- 胡椒眼是什么意思
- 倒牙是什么意思
- 流漂是什么意思
- 宰人是什么意思
- 通深是什么意思
- 琐运是什么意思
- 野路诗是什么意思
- 禅号是什么意思
- 道德习惯是什么意思
- 会须是什么意思
- 滞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