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禊
拼音:chūn xì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古时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魏以后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除不祥,谓之春禊。禊,洁。详细解释
春禊 chūn xì ㄔㄨㄣ ㄒㄧˋ古时于三月上巳日,临水洗濯,以除不祥,称为「春禊」。见《晋书.卷二一.礼志下》。
网络解释
春禊
春禊,读音chūn xì,中国节日习俗,于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即上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祓(音fú)除恶祭也。

猜你喜欢
- 简照是什么意思
- 严刻是什么意思
- 缰靶是什么意思
- 罾网是什么意思
- 攒蹄是什么意思
- 鸡蛋里挑骨头是什么意思
- 禽鸟是什么意思
- 紾戾是什么意思
- 穄子是什么意思
- 民和是什么意思
- 咀唔是什么意思
- 约集是什么意思
- 团圆是什么意思
- 身星是什么意思
- 上元甲子是什么意思
- 禄籍是什么意思
- 破绽百出是什么意思
- 蓝玉是什么意思
- 蛊术是什么意思
- 泰运是什么意思
- 车輗是什么意思
- 鸿纤是什么意思
- 柳昏花暝是什么意思
- 死问是什么意思
- 演唱是什么意思
- 东笼是什么意思
- 讨还是什么意思
- 隳颓是什么意思
- 现钞是什么意思
- 炊事是什么意思
- 大盈库是什么意思
- 王税是什么意思
- 貂蝉满座是什么意思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什么意思
- 朔鼓是什么意思
- 挽任是什么意思
- 息言是什么意思
- 扑责是什么意思
- 会茶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