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旧时节日名。详细解释
上巳 shàng sì ㄕㄤˋ ㄙˋ汉以前定农历的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有修禊之俗,以拔除不祥。魏晋以后,则改在农历的三月三日。
《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网络解释
上巳 (古代节日名词)
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禊祭,或者单称禊。魏晋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此后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有时仍以巳日为上巳节,不固定为三月三日。

猜你喜欢
- 滂被是什么意思
- 床茵是什么意思
- 沍阴是什么意思
- 轮放是什么意思
- 驷车是什么意思
- 松活是什么意思
- 卧骨是什么意思
- 酌夺是什么意思
- 鲜少是什么意思
- 芝焚是什么意思
- 忌嫉是什么意思
- 道言是什么意思
- 凭心是什么意思
- 穹冥是什么意思
- 陵冈是什么意思
- 姑壻是什么意思
- 潮涛是什么意思
- 蜀五是什么意思
- 素王是什么意思
- 睿化是什么意思
- 楷书吏是什么意思
- 后生是什么意思
- 侍猎是什么意思
- 鸾胶是什么意思
- 五推是什么意思
- 僞金钱是什么意思
- 进行是什么意思
- 盘联是什么意思
- 一鳞一爪是什么意思
- 政委是什么意思
- 勇退是什么意思
- 火雷是什么意思
- 立秋是什么意思
- 挑针打眼是什么意思
- 小寝是什么意思
- 雀屏中选是什么意思
- 栗骇是什么意思
- 衾簟是什么意思
- 皮笑肉不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