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拼音:nóng lì
繁体字:農曆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农历 nónglì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 中国旧时通用的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详细解释
农历 nóng lì ㄋㄨㄥˊ ㄌㄧˋ我国一种传统历法。以太阳运行的观测为主要依据,月相的观察为附属,观测太阳的定点即为二十四节气。因适用于农事生产的时序,所以称为「农历」,与民国以后所采用的阳历不同。参见「夏历」条。
近义词
夏历反义词
新历网络解释
农历 (中国传统历法)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阴历(夏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


猜你喜欢
- 瑰铄是什么意思
- 汰虐是什么意思
-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 麇鼯是什么意思
- 法兰西内战是什么意思
- 遗风余烈是什么意思
- 寝庐是什么意思
- 取消是什么意思
- 同胞是什么意思
- 麦饧是什么意思
- 裁军是什么意思
- 简实是什么意思
- 引布是什么意思
- 纳步是什么意思
- 野罄是什么意思
- 探会是什么意思
- 梵侣是什么意思
- 率遵是什么意思
- 贯头是什么意思
- 飜涌是什么意思
- 镵石是什么意思
- 良骥是什么意思
- 楼上是什么意思
- 朝汉台是什么意思
- 酒痨是什么意思
- 摆设是什么意思
- 珠佩是什么意思
- 自上而下是什么意思
- 天笔是什么意思
- 咭啈是什么意思
- 香水钱是什么意思
- 举选是什么意思
- 晏游是什么意思
- 累坠是什么意思
- 脸孔是什么意思
- 乾宇是什么意思
- 平上帻是什么意思
- 灰酒是什么意思
- 槎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