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括
拼音:tiě kuò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唐制,明经科以帖经试士。把经文贴去若干字,令应试者对答。后考生因帖经难记,乃总括经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应时,称“帖括”。比喻迂腐不切时用之言。泛指科举应试文章。详细解释
帖括 tiè guā ㄊㄧㄝˋ ㄍㄨㄚ唐代举子把经书里难记的句子编成歌诀,以便诵读,称为「帖括」。后来通指科举的文字。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论余大先生的举业,虽不是时下的恶习,他要举国初帖括的排场,却也不是中和之业。」
网络解释
帖括
帖括(tiě kuò),出自《明史·熊廷弼传》,比喻迂腐不切时用之言。

猜你喜欢
- 私第是什么意思
- 横拖竪拉是什么意思
- 勤劳勇敢是什么意思
- 兔死狐悲是什么意思
- 好心好意是什么意思
- 缨缴是什么意思
- 前程似锦是什么意思
- 忌畏是什么意思
- 粗胪是什么意思
- 宾谒是什么意思
- 衽接是什么意思
- 领事裁判权是什么意思
- 颜丹鬓緑是什么意思
- 蹩脚货是什么意思
- 过头拐杖是什么意思
- 里层是什么意思
- 辟忌是什么意思
- 淘濯是什么意思
- 枕中鸿寶是什么意思
- 纬途是什么意思
- 悠永是什么意思
- 临军对阵是什么意思
- 鱼魫冠是什么意思
- 直言极谏科是什么意思
- 熀耀是什么意思
- 鵩入是什么意思
- 区土是什么意思
- 瘐瘐是什么意思
- 手相是什么意思
- 喜上眉梢是什么意思
- 斠若画一是什么意思
- 撧耳挠腮是什么意思
- 正途是什么意思
- 称耗是什么意思
- 省宪是什么意思
- 中郊是什么意思
- 头由是什么意思
- 打野鷄是什么意思
- 森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