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若
拼音:tǎng ruò
繁体字:儻若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假如。详细解释
傥若 tǎng ruò ㄊㄤˇ ㄖㄨㄛˋ假如、如果。
《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
《太平广记.卷八三.张佐》:「君长二三寸,岂复耳有国土。傥若有之,国人当尽焦螟耳。」
网络解释
傥若
假如词语释义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太平广记》卷八三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君长二三寸,岂复耳有国土。傥若有之,国之当尽焦螟耳。”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姐姐,你的歌词很带些男性的声调,傥若母亲在时,听了定会发怒呢。”


猜你喜欢
- 微种是什么意思
- 缩瑟是什么意思
- 降罪是什么意思
- 迥躅是什么意思
- 见红是什么意思
- 闹篮是什么意思
- 穿治是什么意思
- 劳驾是什么意思
- 同性恋是什么意思
- 如如不动是什么意思
- 内熊是什么意思
- 退匿是什么意思
- 戏鸿堂帖是什么意思
- 旋銮是什么意思
- 逋孽是什么意思
- 午日是什么意思
- 恫疑虚喝是什么意思
- 黄中是什么意思
- 肆勤是什么意思
- 跨据是什么意思
- 宿治是什么意思
- 儿剧是什么意思
- 营群是什么意思
- 役物是什么意思
- 躁言丑句是什么意思
- 不可救药是什么意思
- 胁肩絫足是什么意思
- 柳箧子是什么意思
- 马道是什么意思
- 毛施是什么意思
- 乘丘是什么意思
- 水埶是什么意思
- 渺无人踪是什么意思
- 悄怆是什么意思
- 丛棘是什么意思
- 谗嫉是什么意思
- 失修是什么意思
- 平渥是什么意思
- 合美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