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拼音:sān fú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三伏 sānfú
(1)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 关汉卿《窦娥冤》
(2)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专指末伏
详细解释
三伏 sān fú ㄙㄢ ㄈㄨˊ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分别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jin*瓶*梅.第八回》:「那时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热。」
《红楼梦.第六七回》:「今年三伏里雨水少,这果子树上都有虫。」
三重伏兵。
《旧唐书.卷一二一.仆固怀恩传》:「玚令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等设三伏以待之,贼半渡,伏发,合击而走之。」
英语 three periods forming the hottest periods of summer, from mid-July to mid-August, namely: 初伏 (mid-July), 中伏 (late July to early August), 末伏 (mid-August)
法语 trois périodes formant les périodes les plus chaudes de l'été, de mi-Juillet à la mi-août
网络解释
三伏 (科普知识)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猜你喜欢
- 输眼是什么意思
- 附书是什么意思
- 极野是什么意思
- 坚昆是什么意思
- 乱头粗服是什么意思
- 迎神是什么意思
- 霞表是什么意思
- 鞭督是什么意思
- 得宜是什么意思
- 资拟是什么意思
- 磨趄子是什么意思
- 浮累是什么意思
- 俭设是什么意思
- 青都是什么意思
- 叨秽是什么意思
- 玄水是什么意思
- 番乐是什么意思
- 马靽是什么意思
- 牛具是什么意思
- 白穣是什么意思
- 赤霄是什么意思
- 惠庄是什么意思
- 破说是什么意思
- 辨敏是什么意思
- 繁然是什么意思
- 刊补是什么意思
- 都威仪是什么意思
- 都目是什么意思
- 秦邮帖是什么意思
- 提问是什么意思
- 厝颜是什么意思
- 面势是什么意思
- 一官一集是什么意思
- 特特为为是什么意思
- 令票是什么意思
- 情人节是什么意思
- 野径是什么意思
- 焚掷是什么意思
- 先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