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法
拼音:míng fǎ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使法令严明。明确的法令。明显的规律。汉、唐、宋各代察举人才及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通晓法令。详细解释
明法 míng fǎ ㄇㄧㄥˊ ㄈㄚˇ彰明法治。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
自然的规律。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明的法令。
《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
网络解释
明法
明法科是汉、唐、宋各代察举人才及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汉建元初令郡察人才,设四科,其三曰明习法令,此为明法的开始。唐宋科举都有明法科,主要考试关于法令的知识。

猜你喜欢
- 羊胛熟是什么意思
- 利穴是什么意思
- 吴梁是什么意思
- 县庭是什么意思
- 宠行是什么意思
- 林樾是什么意思
- 转轮是什么意思
- 前觉是什么意思
- 山子是什么意思
- 募兵是什么意思
- 君马是什么意思
- 为人说项是什么意思
- 洗胃是什么意思
- 诏版是什么意思
- 评准是什么意思
- 画札是什么意思
- 支辞是什么意思
- 引颈受戮是什么意思
- 红痢是什么意思
- 留藏是什么意思
- 横饮是什么意思
- 心心是什么意思
- 适体是什么意思
- 勝負兵家之常是什么意思
- 苗狩是什么意思
- 吹篪乞食是什么意思
- 胎甲是什么意思
- 峨眉山,峨嵋山是什么意思
- 嶚嶢是什么意思
- 化合是什么意思
- 不知薡蕫是什么意思
- 气骨是什么意思
- 陷构是什么意思
- 预备立宪是什么意思
- 家运是什么意思
- 曼音是什么意思
- 编伍是什么意思
- 惶愕是什么意思
- 暗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