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
拼音:chá jǔ
繁体字:察舉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详细解释
察举 chá jǔ ㄔㄚˊ ㄐㄩˇ经由郡县等官吏推荐而任官。
《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必试章奏。」
网络解释
察举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猜你喜欢
- 百眼橱是什么意思
- 劈劈脱脱是什么意思
- 踏莎是什么意思
- 燎炉是什么意思
- 搏手无策是什么意思
- 叶圣陶是什么意思
- 狙击手是什么意思
- 庐山会议是什么意思
- 参辰日月是什么意思
- 阬衡是什么意思
- 承担是什么意思
- 冏寺是什么意思
- 吹鞭是什么意思
- 颍川是什么意思
- 奢纵是什么意思
- 霄客是什么意思
- 箠损是什么意思
- 合音字是什么意思
- 柔顺是什么意思
- 招唤是什么意思
- 社林是什么意思
- 狐媚魇道是什么意思
- 搀行夺市是什么意思
- 目睹是什么意思
- 矫行是什么意思
- 杷推是什么意思
- 鹫峯寺是什么意思
- 香水是什么意思
- 他杀是什么意思
- 叩谢是什么意思
- 津税是什么意思
- 入泮是什么意思
- 闪亮是什么意思
- 常卖铺是什么意思
- 晨秦暮楚是什么意思
- 救乏是什么意思
- 悉甲是什么意思
- 野语是什么意思
- 硬打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