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
拼音:liù tāo
繁体字:六韜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亦作“六弢”。兵书名。旧题周·吕望撰。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后世用以指称兵法韬略。详细解释
六韬 liù tāo ㄌㄧㄡˋ ㄊㄠ书名。指文、武、龙、虎、豹、犬韬。相传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号为「武学七书」之一,为谈兵者所称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闻异说,可供神话研究参考。
网络解释
六韬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是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曾有著录曰:“《太公》237篇,其中《谋》81篇,《言》71篇,《兵》85篇。”班固注“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清沈钦韩说:《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兵》者即《太公兵法》。但从南宋开始,《太公六韬》一直被怀疑为伪书,特别是清代,更被确定为伪书,但是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太公》的五十多枚,这就证明《太公》至少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了,伪书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


猜你喜欢
- 畸余是什么意思
- 蜃蛤是什么意思
- 新羁是什么意思
- 闻一知十是什么意思
- 正息是什么意思
- 寝伏是什么意思
- 罹难是什么意思
- 英寸是什么意思
- 径截是什么意思
- 爰居是什么意思
- 独辟蹊径是什么意思
- 肆骚是什么意思
- 成致是什么意思
- 曹国舅是什么意思
- 浣花叟是什么意思
- 大关是什么意思
- 故帖是什么意思
- 知方是什么意思
- 铭心是什么意思
- 湖州镜是什么意思
- 橙圃是什么意思
- 半生半熟是什么意思
- 方板是什么意思
- 少偶是什么意思
- 恩官是什么意思
- 偏滞是什么意思
- 乾脆是什么意思
- 地里是什么意思
- 画眉墨是什么意思
- 跙踏是什么意思
- 宪车是什么意思
- 宽斧是什么意思
- 珠流是什么意思
- 出探是什么意思
- 傍境是什么意思
- 傎倒是什么意思
- 棨信是什么意思
- 当当是什么意思
- 纩絮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