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
拼音:máo niú
词典解释
野牛。形状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说即牦牛。《山海经·中山经》:“东北百里,曰 荆山 ……其中多犛牛。” 郭璞 注:“旄牛属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宴大宾客,必驱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诸州贡之。”参见“ 牦牛 ”。


猜你喜欢
- 扬旌是什么意思
- 魂飞胆颤是什么意思
- 蒲包是什么意思
- 傻小子是什么意思
- 慎比是什么意思
- 进进是什么意思
- 坛兆是什么意思
- 纸本是什么意思
- 邪不压正是什么意思
- 大败是什么意思
- 感惧是什么意思
- 感铭是什么意思
- 骄冶是什么意思
- 陆浑是什么意思
- 莲蓬是什么意思
- 覆理是什么意思
- 造病是什么意思
- 秘藏是什么意思
- 家散人亡是什么意思
- 褫剥是什么意思
- 入铁主簿是什么意思
- 屠杌是什么意思
- 正世是什么意思
- 把棍是什么意思
- 日曛是什么意思
- 乐迁是什么意思
- 拔绍是什么意思
- 七叶一枝花是什么意思
- 其貌不扬是什么意思
- 街市是什么意思
- 眇忽是什么意思
- 洁鲜是什么意思
- 古成是什么意思
- 掷鹊是什么意思
- 絶编是什么意思
- 传名是什么意思
- 暑雨祁寒是什么意思
- 凿窒是什么意思
- 全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