硉矹
拼音:lù wù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亦作"硉兀"。 2.高耸;突出。 3.引申为委屈不平。 4.严峻。 5.豪放;高亢。网络解释
硉矹
亦作“ 硉兀 ”。 1.高耸;突出。 唐 李白 《明堂赋》:“挐金龙之蟠蜿,挂天珠之硉矹。” 宋 陆游 《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梦中涉 黄河 , 太行 高硉矹。” 明 李东阳 《次韵答方石先生》之二:“ 霞城 硉矹高千仞,只恐胸中尚易平。” 清 钱谦益 《彭达生晦农草序》:“当此之时,余如东郊之老马,骨骼硉兀。”

猜你喜欢
- 兆众是什么意思
- 赤光光是什么意思
- 滴溜打拉是什么意思
- 鋭兵是什么意思
- 呱呱叫是什么意思
- 拜石是什么意思
- 草鱼是什么意思
- 济楚是什么意思
- 缨弁是什么意思
- 莩甲是什么意思
- 孔颜是什么意思
- 六路是什么意思
- 前禽是什么意思
- 时徇是什么意思
- 观者如垛是什么意思
- 猎囊是什么意思
- 蝉蛇是什么意思
- 羊狠狼贪是什么意思
- 禁里是什么意思
- 求助是什么意思
- 疾路是什么意思
- 鞫誓是什么意思
- 云木是什么意思
- 类求是什么意思
- 身干是什么意思
- 有机化学是什么意思
- 洋台是什么意思
- 貊道是什么意思
- 佩犊是什么意思
- 蚊聚是什么意思
- 急匆匆是什么意思
- 怨调是什么意思
- 心髓是什么意思
- 兼丁是什么意思
- 丰神是什么意思
- 恣睢是什么意思
- 史遗是什么意思
- 逻将是什么意思
- 红帽子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