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 建安风骨的解释

建安风骨

拼音:jiàn ān fēng gǔ
繁体字:建安風骨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见“建安骨 ”。

详细解释

建安风骨  jiàn ān fēng gǔ  ㄐㄧㄢˋ ㄢ ㄈㄥ ㄍㄨˇ  

汉末建安时期诗歌创作中,以表现明朗刚健悲凉慷慨为主要的特色此时重要作家有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
称为「汉魏风骨」。

网络解释

建安风骨 (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

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理想积极进取精神同时流露出人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主要标准
0
纠错
手机版 建安风骨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