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讬
拼音:jì tuō
繁体字:寄託 ,是否常用:否
词典解释
亦作“ 寄托 ”。1.依托,安身。《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 列子 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託。” 唐 韩愈 《枯树》诗:“寄託惟朝菌,依投絶暮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闵预》:“不知 青巖 寄托何所,觅至会馆询之。” 丁玲 《小火轮上》:“平日在房子里是难感觉得,可是一到了水上,眼望着绵绵不绝的青山和浩浩荡荡的流水,便不觉的感到此身的飘飘然,而无所寄托。”
(2).托付,委托。《管子·明法》:“寄託之人不肖而位尊,ze*民倍公法而趋有势。”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负荷寄託,则以 伊 周 为师表;宣力四方,则以 吉召 为轨仪。” 唐 李朝威 《柳毅传》:“闻君将还 吴 ,密通 洞庭 。或以尺书寄託使者,未卜将以为可乎?”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今有事将 楚 游,以公长者敢以家口寄託。” 许杰 《逃兵》:“人家的儿子是寄托你家里的。”
(3).艺术作品中的寄情托兴。语出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诗有寄託便佳。” 清 周济 《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有寄託,有寄託则表面相宣,斐然成章。”
(4).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鲁迅 《书信集·致中共中央》:“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 中国 的将来。” 秦牧 《土地》:“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情感。”
网络解释
寄讬
寄讬,读音jì tuō,汉语词汇,解释为依托,安身。

猜你喜欢
- 杂拟是什么意思
- 嫚辞是什么意思
- 迭奏是什么意思
- 嚼酒是什么意思
- 审办是什么意思
- 空钟是什么意思
- 查截是什么意思
- 诈奸不及是什么意思
- 断不了是什么意思
- 侈物是什么意思
- 允赖是什么意思
- 逸夫是什么意思
- 削长是什么意思
- 削发是什么意思
- 辅熙是什么意思
- 吃鸭蛋是什么意思
- 贯索是什么意思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什么意思
- 残余是什么意思
- 觞酌是什么意思
- 直内方外是什么意思
- 骇疑是什么意思
- 应瑞是什么意思
- 滢渟是什么意思
- 活托是什么意思
- 歌舞升平是什么意思
- 疏财重义是什么意思
- 看视是什么意思
- 面型是什么意思
- 才则是什么意思
- 义谛是什么意思
- 大酉是什么意思
- 十八子是什么意思
- 紧严是什么意思
- 斗趣儿是什么意思
- 甲兵是什么意思
- 龙凤船是什么意思
- 婚阀是什么意思
- 传唤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