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制
拼音:hái zhì
繁体字:還制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网络解释
还制
hái zhì ㄏㄞˊ ㄓㄧˋ 还制(还制)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新唐书·许孟容传》:“ 浙东 观察使 裴肃 诿判官 齐 揔 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 肃 卒,帝擢 揔 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 衢州 刺史。 衢 ,大州也。 孟容 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 衢 不他虞, 揔 无功,越进超授,羣议谓何?’”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二十三·还制》:“ 唐 宋 有祖宗家法,故给事、补阙皆得还制执争


猜你喜欢
- 含辛如苦是什么意思
- 拨云睹日是什么意思
- 啁啁是什么意思
- 综合大学是什么意思
- 买闲钱是什么意思
- 金槌是什么意思
- 朱槛是什么意思
- 安生是什么意思
- 助趣是什么意思
- 槽钢是什么意思
- 禁魇是什么意思
- 诳惑是什么意思
- 槀殡是什么意思
- 夷道是什么意思
- 枕戈以待是什么意思
- 顺齿是什么意思
- 左螭是什么意思
- 灯草席是什么意思
- 惠绥是什么意思
- 神出鬼入是什么意思
- 蟾镜是什么意思
- 整棹是什么意思
- 丁一确二是什么意思
- 斗姆是什么意思
- 宇县是什么意思
- 矫言是什么意思
- 移星换斗是什么意思
- 板槛是什么意思
- 极情纵欲是什么意思
- 分巡道是什么意思
- 图解是什么意思
- 射贴是什么意思
- 司搏是什么意思
- 婴母是什么意思
- 堠鼓是什么意思
- 联合机是什么意思
- 传咏是什么意思
- 曲钩是什么意思
- 错兵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