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书
拼音:zhì shū
繁体字:制書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详细解释
制书 zhì shū ㄓˋ ㄕㄨ古代皇帝颁布的一种命令。指赦令、赎令之类。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
网络解释
制书
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灭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秦会要》卷六:“制者,王者之言,必有法制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制书,基本上沿用秦朝的规定。唐代的制书,分制书和慰劳制书两种。除用于颁布国家重大制度的命令外,还用于官僚的褒奖嘉勉。明代的制书,是皇帝对个别官员或部分官员有所宣告时使用的命令文书。

猜你喜欢
- 吼隆是什么意思
- 膏芗是什么意思
- 沈速是什么意思
- 时行病是什么意思
- 震服是什么意思
- 竈廪是什么意思
- 路柳墙花是什么意思
- 切切此布是什么意思
- 涓滴不漏是什么意思
- 乙榜是什么意思
- 柔调是什么意思
- 志图是什么意思
- 弃余是什么意思
- 扑扇是什么意思
- 成致是什么意思
- 自觉性是什么意思
- 狂艳是什么意思
- 青羌是什么意思
- 辜搉是什么意思
- 蜂腰削背是什么意思
- 饥火是什么意思
- 灵瓜是什么意思
- 辨惑是什么意思
- 鑪捶是什么意思
- 半…不…是什么意思
- 相碰是什么意思
- 遗休余烈是什么意思
- 才悟是什么意思
- 公份儿是什么意思
- 户调是什么意思
- 做客是什么意思
- 狗行狼心是什么意思
- 大和国家是什么意思
- 千岁虆是什么意思
- 显目是什么意思
- 夯市是什么意思
- 扑枣是什么意思
- 发淤是什么意思
- 喉炎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