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廨本钱
拼音:gōng xiè běn qián
繁体字:公廨本錢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gao*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网络解释
公廨本钱
公廨本钱是南北朝隋唐时官府为取得办公费用和官吏俸禄而投入商业活动或gao*利*贷活动的本钱。北朝始设,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594年) 改给职田。开皇十七年 (597年) 又予恢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 制定文武官吏俸禄制度,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营,每人以五万作为本金,交商人经营,每月利息约4000文,年息约和本金相等,所收利息分月按人发给,名“月料钱”。

猜你喜欢
- 盟邦是什么意思
- 没出产是什么意思
- 沙洪是什么意思
- 汰迹是什么意思
- 翱翥是什么意思
- 蟠泊是什么意思
- 明论是什么意思
- 翳酿是什么意思
- 在坐是什么意思
- 不得其门而入是什么意思
- 静听是什么意思
- 坏隤是什么意思
- 屏屏是什么意思
- 畜仁是什么意思
- 西历是什么意思
- 基金会是什么意思
- 遗玉是什么意思
- 觉罗学是什么意思
- 位主是什么意思
- 呜咽是什么意思
- 丫头是什么意思
- 哑杂剧是什么意思
- 密迩是什么意思
- 冠盖场是什么意思
- 偏琐是什么意思
- 雕紊是什么意思
- 凤眸是什么意思
- 瓦垄子是什么意思
- 生气是什么意思
- 村塾是什么意思
- 监市履狶是什么意思
- 陟岵是什么意思
- 中孚是什么意思
- 脉望是什么意思
- 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 家种是什么意思
- 蚳醢是什么意思
- 黄草是什么意思
- 隆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