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
拼音:gǎi tǔ guī liú
繁体字:改土歸流 ,是否常用:否
词典解释
明 清 两代在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广西 等地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管理。 明 永乐 十一年(1413年)平定 思州 、 思南 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 贵州 布政使司,置 思州 、 思南 等八府。 清 雍正 时,采用 云 贵 总督 鄂尔泰 改土归流建议推行于西南诸省。也称改土为流。亦省作“ 改流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东川 虽已改流三十载,仍为土目盘据。”参阅《明史·贵州土司传》及《云南土司传》、《广西土司传》, 清 袁枚 《武英殿大学士太傅鄂文端公行略》。


猜你喜欢
- 阴崖是什么意思
- 緑秋是什么意思
- 形气是什么意思
- 刿鉥是什么意思
- 连播是什么意思
- 持倡是什么意思
-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什么意思
- 救倾是什么意思
- 辱身是什么意思
- 时律是什么意思
- 进力是什么意思
- 病痁是什么意思
- 官作是什么意思
- 金辉是什么意思
- 黯然销魂是什么意思
- 隆穷是什么意思
- 桃花饭是什么意思
- 河水不洗船是什么意思
- 凋零是什么意思
- 受经是什么意思
- 通阶是什么意思
- 鹤翎红是什么意思
- 括号是什么意思
- 升遐是什么意思
- 迷见是什么意思
- 虎踪猫迹是什么意思
- 龟子是什么意思
- 七燿是什么意思
- 降廉是什么意思
- 皇弟是什么意思
- 倒飞是什么意思
- 决心是什么意思
- 谈心是什么意思
- 脣敝舌腐是什么意思
- 庸腐是什么意思
- 答席是什么意思
- 嗟骇是什么意思
- 遗辞是什么意思
- 刑礼房是什么意思